案場開發從3年變10年起!太陽能掀外資出走潮,業界解析3大困境【分析】

加入收藏

(pixabay)

投資環境不佳、政策不明確,台灣太陽能市場信心下滑。(圖片來源:Pixabay)

今年台灣太陽能產業並不好過,根據經濟部能源署資料,截至今年8月,今年太陽能新增裝置量僅738MW(千瓩),預計今年裝置量將創新低。近期業界也傳出多家國際能源投資機構撤離台灣,尋求出售旗下綠電資產,顯示對市場信心明顯下滑。

面對在野黨研擬光電案場法規加嚴,《RECCESSARY》訪問多家再生能源廠商與外資觀察,投資環境不佳、政策不明確,是外資「見好就收」的原因。太陽能案場開發時間已經從過去3到4年,延長至7到8年,其中向地方政府申請土地需可、行政流程最為耗時,未來加上無明確標準的環評,前期開發所需時間已經接近10年且高度不確定性。

此篇為訂閱會員
限定內容
深入解析全球新能源和碳市場脈動,掌握產業趨勢的關鍵視角。
立即加入 RECCESSARY,解鎖完整文章與更多專屬內容,與淨零轉型同行。
立即加入會員,開啟你的國際視野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