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泰國企業籲加快綠電自由化 否則將打擊外商投資意願

EN

(圖片來源:泰國電力局)

泰國企業呼籲政府改革綠電交易機制,泰國工業聯合總會(FTI)認為,政府應該加快腳步開放綠電自由買賣,否則將影響外資企業的投資意願,而泰國能源部透露,部分地區已經針對「點對點電力交易」(Peer-to-Peer, P2P)展開試點計畫。

目前泰國電力交易市場尚未完全開放,採取「強勢單一收購買方」 (enhanced single buyer, ESB)機制,即發電業者只能售電給泰國電力管理局(EGAT)及其下屬的組織,因此民衆和企業無法直接向發電業者購買綠電。

FTI再生能源產業俱樂部(Renewable Energy Industry Club)主席納提(Natee Sithiprasasana)在3月25日出席一場公開論壇時表示,現行制度阻礙再生能源的發展,尤其當地與跨國企業需求日益增加,大家希望藉此實現能源轉型目標。

納提認為,開放用戶直接向發電方購買綠電相當重要,因為碳排規定不斷在改變且更加複雜,形成企業對電力供應系統的需求。

他建議政府在東部經濟走廊進行試點,包括羅勇(Rayong)、春武里(Chunburi)、北柳 (Chachoengsao)三個府,且可實施代輸費機制(Wheeling charge),也就是發電業者向地方電力局 (PEA) 和大都會電力局(MEA)支付電網輸出費用。

《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引述要求匿名的能源部消息人士指出,泰國能源管理委員會(Energy Regulatory Commission, ERC)已經透過沙盒計畫(Sandbox Scheme)進行P2P試點,只是目前覆蓋範圍不大且不適用大型企業。

其實泰國ERC沙盒計畫從2019年開始,第一期的P2P試點共有8個項目,開發者可分為5大類,包括地產開發商、大學、公用事業、化學製造業、工程總承包(EPC),但在技術、法律、經濟方面面臨挑戰,第二期沙盒計畫還因故取消。

泰國新版電力發展計畫(PDP)預計9月出爐,相關單位對綠電自由交易的態度引起外界關注,而針對歐洲即將落實「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EGAT助理部長瓦里特 (Warit Rattanachuen)表示,已準備好對目前綠電交易機制進行部分修正。

相關主題
Gulf Energy蓋25座太陽能廠供應綠電 盼助泰國電費降價
泰國再生能源企業結盟 擬建12座廢棄物發電廠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