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DPPA推動緩慢,阻礙1兆泰銖外資流入!智庫點出綠電市場2大挑戰

EN
加入收藏

泰國擁有豐富再生能源,但電力市場尚未完全開放。(圖片來源:泰國電力管理局)

泰國直接購電協議(DPPA)法規進展緩慢,不僅令企業焦急,也引發當地智庫憂心。當地智庫警告,再生能源推動力道不足,加上政治局勢不穩,恐怕導致泰國錯失規模高達1兆泰銖(約新台幣9,257億元)的外資投資機會。

泰國電力市場未完全開放,智庫憂阻礙外資投入

泰國發展研究所(TDRI)能源政策研究員阿麗蓬(Areeporn Asawinpongphan)認為,東部經濟走廊集結許多產業,且被認為是高科技製造業樞紐,但當地沒有充足的再生能源,「潔淨能源管理進度緩慢,可能使泰國失去外資挹注,且難以維持國家經濟發展」。

不少資料中心與雲端服務業者等外資企業希望泰國政府開放再生能源市場,允許企業直接向再生能源製造商購買綠電,以滿足出口歐盟等市場所要求的減碳需求。泰國能源政策委員會(National Energy Policy Council)在2024年6月批准DPPA試點計畫,但進展相當緩慢。

阿麗蓬表示,如果能源轉型的準備工作不夠充分,也會影響高碳排產業員工的工作,因此必須創造綠色就業機會,協助必須轉換跑道的員工順利接軌新工作。

泰國發展研究所(TDRI)研究員認為,創造綠色就業有助於員工順利轉型,接軌新工作機會。

泰國發展研究所(TDRI)研究員認為,創造綠色就業有助於員工順利轉型,接軌新工作機會。(圖片來源:iStock)

能源轉型涉及綠電供應,專家歸納2大挑戰

儘管DPPA還在籌劃中,泰國政府針對企業綠電需求已經推出公用事業綠色電價機制(Utility Green Tariff, UGT1),也就是透過泰國電力管理局(EGAT)等國家電力機構進行採購,包括瑞士食品大廠雀巢(Nestle Indochina)、美國科技大廠Google等40家企業都表態有意或正在透過該機制取得綠電。

TDRI的另一個研究曾指出,儘管泰國政府已經推出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但必須推動更廣泛的市場改革,以吸引更多尋求再生能源解決方案的企業加入,但泰國加快能源轉型進程必須先解決2大挑戰:

  1. 各部門能源政策碎片化、缺乏共同方向:TDRI建議,泰國政府應該建立中央協調機制,針對電力發展計畫(PDP)、替代能源發展計畫(AEDP)、能源效率計畫(EEP)、石油計畫(Oil Plan)、天然氣管理計畫(Natural Gas Management Plan),一共5大計畫設定共同長期目標。

  2. 政策制定缺乏透明度:TDRI認為,潔淨能源轉型需要全民參與,政策制定過程也應納入企業與民眾的聲音,讓他們提出實際影響評估與系統性解決方案。透過開放機制,才能確保轉型方向穩定且持續進步。

資料來源:Bangkok PostPR NewswireTDRI

相關主題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