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聯合再生能源新任執行長張為策、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及新任事業總經理姜暭先。(攝影:莊閔茜)
聯合再生近日高階人事異動,新任執行長張為策與事業總經理姜暭先今(23日)首次現身。聯合再生目前台灣與海外營收各占一半,張為策表示,未來2至3年內,期望海外營收比例能提升至60%,並趁美國太陽能政策去中化之際,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他指出,「即使美國川普影響,美國太陽能年裝置量仍有30GW(百萬瓩)容量」。
美國去中化帶來生機,聯合再生積極向海外前進
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表示,過去國外太陽能市場受中國低價太陽能板影響,業內相當辛苦,而國內太陽能市場不確定性也高。如今美國市場機會浮現,川普擴大去中化措施,縱使美國川普上任反綠能,年裝置量從50GW降至30GW,仍有很大的市場,因此要把握美國機會,現在也看到日本儲能市場的機會,也將積極朝表後儲能發展。
針對美國市場前景,張為策表示,美國政府提供明確且長期的補貼和支持機制,為台灣企業提供穩定機會,雖然川普會讓美國太陽能推動進度「慢下來」,但許多政策已經固定,補貼至少持續到2028年,更有可能一直延續到2031年,因此2031年之前都可視為「台灣的機會」。
聯合再生過去積極開拓美國、歐洲與東南亞市場,海外業務比重逐步提升,但在國內仍有布局,並將持續完善「Total Solution」一站式服務。姜暭先指出,去年台灣太陽能裝置量約1.8GW,今年截至8月完成0.7GW,預估全年總量約1.3GW。不過,隨著新建屋頂太陽能安裝政策上路,公司將專注推出防眩光、兼具美感的太陽能產品,以因應市場需求。
聯合再生除了積極發展海外太陽能市場,也持續耕耘台灣屋頂型市場。(圖片來源:Pixabay)
張為策:儲能是再生能源孿生兄弟,發展勢在必行
儲能也是聯合再生的未來業務重點,張為策形容儲能是再生能源的「雙兄弟」,有了再生能源就一定需要儲能。姜暭先也指出,隨著台灣太陽能裝置量達15GW,為了追求電力平穩,勢必需要發展儲能。
聯合再生已在台南場區自建4MW(千瓩)表後儲能示範案。姜暭先表示,儲能主要用於穩定電源供應與平衡電價。近年台灣太陽能廣泛建置,午間用電尖峰不再是問題,但下午4時至晚上9時仍是用電主要挑戰。儲能可將凌晨離峰電力儲存,於用電高峰時釋放,確保供電穩定。
此外,儲能也具經濟效益。姜暭先指出,企業可透過配合台電時間電價節省電費,並參與虛量反應或容量競標機制增加收益。
目前推動表後儲能的最大障礙仍在消防法規與空間需求。姜暭先表示,未來政府將推出新方向,除了提供國產化電池補貼外,也將鼓勵工業區或科學園區內,由單一企業集中設置儲能系統。台南示範場未來將成為起點,向企業與工業區舉辦說明會,推動儲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