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創太空太陽能和冰島能源公司雷克雅維克也在今年10月簽署協議,使冰島在2030年可望成為全球第一個接受來自太陽能發電站電力的國家。
一年前,加拿大政府將出資支持台泥旗下能元科技(E-One Moli)在加拿大蓋高性能三元鋰電池電芯廠,投資規模上看新台幣255億元。不料全球電動車市場放緩,加拿大電芯廠計畫也跟著喊卡,引發業界高度關注。對此張安平表示,台泥將轉而專注於台灣的電池生產製造。
全球氣候資金籌措困難,政府卻花大筆資金補助化石燃料?研究揭露,政府每年用在砍伐森林、化石燃料、農藥等有害環境的補貼高達2.6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2.5%。跟2022年相比,高出了8000億美元。有些補貼原本是為了協助弱勢取得便宜的食物、水、或是能源,卻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環境。
牽動全球碳市場的《巴黎協定》第6.4條在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拍板通過,將在聯合國架構下,期許能創建高品質及透明度的碳權交易市場,由於國家、企業皆可參與並獲得減碳成效,台灣也可以從中獲得機會。
今年的COP29在主要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的亞塞拜然首都巴庫(Baku)下落幕。談及本次 COP 的核心關鍵重點只有一個:資金,也就是氣候融資目標,對於已開發國家而言可謂是「毫無投資報酬率」的支出,過往也在推動上持續分歧。本文整理影響關鍵領袖決議天秤之三大關鍵。
台灣太陽能裝置以屋頂型為優先,在中央公有屋頂示範、校園光電跟進下,屋頂型太陽能裝置量已經在今年3月提前達成目標來到8.76GW(百萬瓩)。然而家戶小屋頂光電還有成長潛力,經濟部推動「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瞄準1000平方公尺以下私有建築,每瓩獎勵3,000元、每案最高30萬元補助,地方政府可加碼補貼,盼衝刺台灣再生能源裝置量。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