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比特幣礦場大遷徙 碳排量跳增17%

EN

荷蘭、瑞士與德國的研究團隊近來發現,自從比特幣挖礦作業從中國轉移至美國及它國後,挖礦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便出現了增加的趨勢。

該研究團隊在科學期刊《焦耳》(Joule)發布其研究結果指出,比特幣礦工被迫離開中國後,搬到了以化石燃料為基電力來源的地區,因此導致碳排放增加,他們預估,自從礦廠移出中國後,比特幣造成的碳排放攀升了17%。

比特幣挖礦係指創造新比特幣的過程,必須在性能好的電腦上進行,且會耗費大量的電力。由於中國夏季的水力發電量充沛,尤以四川和雲南最為富饒,比特幣礦業公司若善用此一特點便可以聲稱自身的營運符合環保條件,因此這些企業原先將中國視為最佳的布局地點。

然而自2013年開始,中國對於比特幣的投機性質以及運作模式逐漸產生疑竇,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中國政府陸續祭出限制,禁止銀行提供加密貨幣服務,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完全關閉比特幣挖礦業務。

2021年五月,中國政府大刀闊斧掃蕩加密貨幣產業,因此迫使挖礦企業出走。

經營挖礦業務的企業被迫將挖礦作業轉移至其它地區,除了以美國為主要目的地外,另還有哈薩克等國,研究人員認為,這便是導致比特幣挖礦業務碳排放增加的主因。

為了探究挖礦企業新的布局地點,研究團隊鑽研了比特幣礦工使用的全球地圖,並運用劍橋大學新興金融研究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的IP位置,藉此定位挖礦業務的新站點,研究團隊發現大多數新址皆位於美國,尤以德州、肯塔基州和喬治亞州這三個提供稅收減免的地區,最受到礦工的青睞。

然而,上述三州的電力幾乎完全仰賴煤炭和天然氣,因此導致挖礦作業較先前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根據研究,目前比特幣每年約造成6,54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希臘全國一年的排放量。

經濟復甦惹禍 2021碳排量創歷史新高
淨零目標前途未卜 全球前10%富人是關鍵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