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AI能源效率成標配!台達攜經濟學人推全球永續AI報告,解析各區域供應鏈挑戰

台達攜經濟學人發布全球永續AI報告

台達支持、《經濟學人》集團旗下Economist Impact撰寫的全球研調報告《綠色智慧:永續AI的未來藍圖》正式發布。(圖片來源:iStock)

人工智慧(AI)驅動產業創新,帶來更方便的生活,但由於其高耗能、高用水,為環境帶來的衝擊顯而易見。根據《經濟學人》集團旗下Economist Impact撰寫的全球永續AI研調報告建議,隨著永續需求提高,AI開發商在評估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時,應納入生命週期分析和即時能源監控,而非僅考慮成本。

永續AI重要性增加,但面臨電網韌性跟穩定供電挑戰

日前由台達支持、《經濟學人》集團旗下Economist Impact撰寫的全球研調報告「綠色智慧:永續AI的未來藍圖」(Greening intelligence: Charting 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AI)正式發布,透過調查全球逾600家AI供應鏈、應用端企業的洞見,並深度訪談多家AI領導企業,探討電網韌性、能源效率、邊緣運算、跨域合作等關鍵議題,希望能幫助更多產業夥伴了解如何兼顧AI發展與永續的平衡。

報告從全球供應商和用戶的角度,審視人工智慧產業現在與未來的永續性。研究指出,部分企業已經展開人工智慧永續發展計畫,絕大多數高階主管更期望將來取得更多永續進展,只是過程也面對電力、水資源跟永續發展路線圖較為模糊等挑戰。

全球資料中⼼數量已從2012 年的50萬座,成⻑到如今的800多萬座,但隨著氣候變遷的挑戰日益嚴峻,凸顯環境永續重要性。根據報告,有91%⾼階主管預測AI重要性將在未來一年顯著增加,更有96%的受訪者期望AI供應商在未來一年內須具備永續目標。

AI能源效率將變得更加重要,44%的受訪者認為,能源效率對其營運或提供的解決方案已具重要性,且未來12個⽉內這⼀⽐例將上升⾄78%;更有38%的受訪者認為電網韌性與穩定供電是永續AI的挑戰,42%則希望透過採用邊緣運算以提升能效。

預料未來AI永續性對全球跨國組織將愈來愈重要,隨著AI能源需求激增,企業意識到需要在AI創新與環境問題之間取得平衡,企業需要透過能源管理及提高硬體效能等方式減少環境影響,同時電網韌性也有其重要性,電網系統正面對日益加劇的氣候波動、基礎設施老化和能源需求攀升挑戰。

(圖片來源:報告截圖)

不同區域面對的永續挑戰,亞太區聚焦降低能源消耗與碳足跡。(圖片來源:報告截圖)

各區域挑戰大不同,6路徑實踐永續AI

AI永續將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議題,但因應不同的區域,供應鏈也面臨不一樣的挑戰。其中北美面對的永續性挑戰包括水、化學品使用,亞太區域則是降低能源消耗與碳足跡,歐洲則是尋求穩定供電跟彈性電網來支援人工智慧服務。

報告認為,⼈⼯智慧供應商應優先考慮永續教育,同時還有碳⾜跡分析、永續供應鏈和節能基礎設施,為此也需要制定全球的永續藍圖。因應不同區域,報告也提出因地制宜的政策建言,包括北美區域可透過財務獎勵提高AI永續性,歐洲能強化強制性AI能效標準,亞太則可透過透明的永續性報告,並也提出6大實現永續AI途徑:

  1. 優先考慮AI永續發展:應平衡AI創新與環境問題,在未來12個月採取具體措施提高AI能效。

  2. 多管道實現AI永續:包括能源審計、跟能源效率組織合作、優化硬體效能。

  3. 制定AI永續發展全球策略:以標準化方法解決區域差異性,強化全球合作。

  4. 注重⻑期永續性⽽⾮短期成本:在評估AI解決方案時,應優先考慮⽣命週期分析與即時能源監控,而非僅考慮成本影響。

  5. 協調⼈⼯智慧⽤⼾和供應商之間的永續需求差距:用戶應傳達對永續的期望,推動產業實踐創新。

  6. 發展強⽽有⼒的夥伴與合作關係:攜手產業跟供應鏈一同朝永續前進。

Economist Impact亞太區科技與創新總編輯羅斯(Charles Ross)指出,AI的能源需求正快速攀升,但實現永續AI的路徑仍未成形,透過從不同區域、供應端與需求端的觀點差異,進而尋找實際可行的解方。

相關主題
【每月更新】碳價是什麼?一文整理中國、歐洲碳價趨勢與各國行情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