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微軟承諾2030年負碳排,至今不減反增,下一步如何要求供應商?

EN

(圖片來源:iStock)

美國科技大廠微軟(Microsoft)要求主要供應商在2030年前實現100%使用再生能源,凸顯了大舉擴建數據中心導致碳排量激增的壓力。近期,微軟與再生能源業者的合作,也可以看出科技業對綠電與碳移除的需求在競逐人工智慧應用下大幅增加。

微軟總體碳排放增29.1%,數據中心擴增的「隱含碳」成主因

微軟近日發布2024年度環境永續報告書,內容提到自身企業在四大領域「步上正軌」,包括減少範疇一與範疇二碳排、加速碳移除、循環設計、改善生物多樣性,但也坦承在範疇三碳排與減少用水方面仍在尋求更多突破。

報告指出,微軟在直接與電力消耗的碳排較2020基準年減少6.3%,但範疇三大幅增加30.9%,導致總體排放增加29.1%,歸咎原因是數據中心的擴增,包括其建築材料以及內部半導體、伺服器、機架等硬體零件帶來的「隱含碳」(embodied carbon)。

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隱含碳指的是產品生命週期在上游階段的碳排,許多追蹤、揭露和減少隱含碳的倡議,也將產品使用與廢棄產生的碳排納入其中。簡言之,微軟數據中心的建造、維護及營運碳排相當驚人,且反映出其對綠色混凝土、鋼鐵、燃料及晶片的需求。

微軟永續長中川(Melanie Nakagawa)在報告中指出,將要求「規模大、產量大的供應商,在2030年以前100%使用無碳電力」,並計劃在2025財政年度,也就是今(2024)年7月起,對供應商採用新規定,但她也透露,微軟還做不到放棄那些未達氣候目標的供應商。

微軟2030負碳排承諾遇挑戰,供應鏈新規定恐牽動整體科技業

《華爾街日報》指出,微軟的主要供應商包括,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台廠瑞昱半導體(RealTek),這三家企業的淨零目標都在2030之後。三星目標在2050年以前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瑞昱希望2030年再生能源使用比率達到25%,而SK海力士計畫在2030年讓綠電使用率達到33%。

微軟主要供應商瑞昱目標2030年再生能源使用率達25%,與微軟設定的100%目標差距甚大。(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微軟在2020年承諾2030年實現負碳排,但實際上碳排不減反增,報導分析,微軟在其供應鏈及市場佔有主導地位,任何對供應商的新規定都可能影響整個產業,也對科技業脫碳有正面影響。

供應鏈減碳還需要時間發酵,微軟為了達到永續目標也採取不同途徑。今年5月,微軟宣布與瑞典能源公司Stockholm Exergi合作,將透過碳捕集計畫,永久性消除333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79萬輛燃油車一年的碳排量,並從2028年開始取得碳移除證明並抵銷自身碳排。

同樣在5月,微軟與加拿大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 AssetManagement)達成再生能源採購協議。布魯克菲爾德將向微軟提供風電與太陽能發電共10.5GW,被認為是當前最大規模的企業綠電採購案。

資料來源:MicorsoftEPAWSJ

AI帶動資料中心需求,中華電信、伊頓如何用科技解方馴服吃電怪獸?
泰國將受惠?美國課徵中國電動車100%關稅,三大影響分析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