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碳權不是萬靈丹 MSCI碳市場研究:僅13%提出淨零承諾

EN

(圖片來源:iStock)

多數購買碳信用的企業,沒有提出SBTi淨零承諾。美國金融服務公司明晟的碳市場部門(MSCI Carbon Markets)統計,過去10年,使用碳信用的企業中,僅13%設定長期減碳目標,該報告進一步分析,如果SBTi放寬碳信用使用限制,則可望提高企業設定科學減碳目標的意願。

報告指出,透過認可碳信用來降低實現氣候目標的成本,能讓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更被企業所接受。研究單位預期,設定具有野心的減碳目標的企業將新增1,000家。

SBTi在4月宣布,有意開放碳信用抵換範疇三碳排,引發外界擔憂漂綠問題惡化的同時,也有不少專家認為此舉有利於碳市場發展。

明晟分析,如果SBTi放寬規定,碳信用需求將增加6.4億個,較2023年增加至少2倍,相關計畫支出也將新增190億美元(約新台幣6,150億元)。

碳市場部門主管透納(Guy Turner)接受《責任投資人》(Responsible Investor)訪問時表示,以較寬鬆的方式抵銷間接碳排的作法將受到企業歡迎,因為範疇三減碳讓企業進退兩難。理論上,企業可依據碳排資料選擇供應商及產品,但實際上比想像中更難辦到。

另一方面,SBTi打算改變碳信用抵換立場的爭議還在延燒,該組織在4月29日再次收到其科學與技術諮詢小組的投訴。

《金融時報》指出,投訴信內容要求SBTi必須向英格蘭和威爾斯慈善委員會(Charity Commission for England and Wales)提交報告,承認這起事件嚴重損害聲譽。SBTi在1月獲得該委員會認可為慈善團體,有機會進行組織改革、擴大業務規模。

根據SBTi的規定,只有在通過內部專家與外部顧問嚴格的流程後,才能更改碳信用使用標準,因此部分諮詢小組成員要求SBTi展開內部調查,並撤回最初的聲明。

相關主題
Verra碳驗證標準獲ICVCM認可 專家看好碳市場迎正面訊號
全球已七國近全綠能供電 專家看好太陽能主導能源市場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