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光電業疑設廠東南亞大舉傾銷 美企點名調查越泰柬馬

EN

(圖片來源:Pexels)

全球七家大型太陽能設備商指控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向美國傾銷太陽能板與電池,並要求課徵進口關稅,同時直指背後與中國企業有關,而太陽能被認為可能是美中科技戰的新戰場。

由美國First Solar、Convalt Energy、Mission Solar和Swift Solar、韓國韓華QCells、瑞士Meyer Burger及挪威REC Silicon等7家公司組成的美國太陽能製造貿易委員會聯盟(American Alliance for Solar Manufacturing Trade Committee, AASMTC),在4月24日向美國商務部提交請願書,要求拜登政府調查東南亞四國的太陽能供應商。

他們認為,中國光電業者在這些國家設廠,以規避美國對中國課徵的關稅,並較低的價格向美國市場傾銷,其中又以越南被認為是最好的避風港。

請願書引用美國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從越南進口的太陽能板大幅成長至42億美元(約新台幣1,365億元),約占該項目進口總額的26%,且直接點名60家在越南的企業,透過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獲得不公平補貼。

美國商務部將在幾週内決定是否會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如果情況屬實,越南將是四國當中傾銷幅度最高的國家,達到271.45%,這不只將衝擊當地太陽能投資,也會因設備零件進口成本上漲而影響美國太陽能建置。

《經濟學人》認為,美國與中國下一階段的科技戰,將在晶片業與綠色技術兩大領域中顯現,且由於美國可能在無意中刺激中國加快技術開發,恐怕將加深雙方在資訊與能源科技上的分歧,導致經濟成長與脫碳速度放緩。

歐洲議會通過限塑新法 再生塑膠認定寬鬆引漂綠爭議
歐盟公開徵求碳移除項目提案 擬資助三千萬美元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