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2024-12-18
回顧2024,東南亞10大重要議題(下):泰國、越南碳政策將啟動,核能成淨零重要選項
碳定價(carbon pricing)被視為是管理碳排的重要經濟工具,為促進企業減碳,泰國預計2025年起徵收碳稅,預計每噸200泰銖(約新台幣189元)起徵;越南規劃試行總量管制(ETS),首波針對150家碳排大戶。隨著2024年即將進入尾聲,作為長期關注東南亞綠電與碳權市場發展趨勢的媒體平台,《RECCESSARY》編輯部盤點了過去一年東南亞在「能源」與「減碳」領域發生的重要議題,這些變動將牽動2025年的發展趨勢,本篇文章將聚焦在減碳領域。
2024-12-12
環境部預告「碳足跡標籤」新草案:效期縮減至2年、漂綠最高罰百萬
環境部6日預告「自願性產品碳足跡管理辦法」草案,未來沒取得碳足跡核定的產品,不得逕行使用或標示,如果「漂綠」或任意標示,依法可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另外考量現在產品生命週期縮短,碳足跡標籤效期將從5年改為2年。
2024-12-09
《巴黎協定》第6.4條通過,台灣如何接軌全球碳市場?專家:方法學、監測工具都要跟上
牽動全球碳市場的《巴黎協定》第6.4條在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拍板通過,將在聯合國架構下,期許能創建高品質及透明度的碳權交易市場,由於國家、企業皆可參與並獲得減碳成效,台灣也可以從中獲得機會。
2024-12-06
歐盟CBAM來了!哪些高碳排產業納管?台灣企業影響衝擊一次看
歐盟首開先例祭出「碳關稅」,2023年10月1日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生效、2026年正式實施,引發企業爆發碳焦慮,甚至各國紛紛跟隨歐盟,研擬自家的碳關稅制度。為協助企業掌握全球碳排放的貿易新規,《RECCESSARY》特別整理歐盟CBAM的進展與企業的因應之道。
2024-11-16
COP29通過的《巴黎協定》第6.4條是什麼?對台灣有何影響?5個QA一次看懂
202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11日在亞塞拜然巴庫召開,首日碳市場議題即獲得重大進展,通過依《巴黎協定》第6.4條建立的全球碳市場機制草案,有望為各國節省8兆元減碳成本。但《巴黎協定》第6條是什麼、對台灣與全球碳市場會造成什麼影響?《RECCESSARY》特別整理資料供讀者一次了解。
2024-10-31
碳捕捉原理與方法是什麼?從國際抓碳案例,深度解析機會與挑戰
為緩解氣候變遷、控制全球升溫,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與人為碳排放已是當務之急,如何捕捉二氧化碳進行再利用與封存,將成為重要課題。《RECCESSARY》特別整理碳捕捉的特點與重要性,帶讀者一次看。
2024-10-30
台灣碳權價格高過國際!碳市場面臨3挑戰,如何借鏡歐盟、新加坡經驗?
台灣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在10月2日上路,碳費價格也於7日敲定,一般費率落在每公噸300元,更分為A、B兩種優惠費率方案,正式進入排碳有價時代,然而若要以碳定價政策推動企業減碳還有許多挑戰。《RECCESSARY》今(30日)舉行線上「台灣東協綠電與碳交易研討會——台灣企業如何保持永續競爭力」,《RECCESSARY》碳市場研究員胡湘渝借鏡國際經驗,認為需要先解決3大關鍵問題。
2024-10-23
碳費首年入帳60億怎麼分配?縣市首長喊話8成留地方,環境部點名3大用途
碳費明年開徵,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環境部預估首年將入帳60億元,各地政府也喊話,應該要按照空污費為準,分配碳費資金給高碳排地方政府,用於改善污染。環境部次長施文真則回應,目前碳費規劃用於減碳策略與氣候調適,也已擬定將資金應用在受淨零轉型影響的勞工。
2024-10-07
【分析】一張圖看台灣碳費國際競爭力!3面向解析碳費上路影響,如何減碳兼顧產業公平?
環境部將在2026年開徵碳費,今(7日)牽動碳排大戶企業的碳費建議價格終於拍板,落在每噸300元。排碳有價時代來臨,台灣獨步全球的碳費制度,牽動著未來產業與整體經濟的發展,《RECCESSARY》分析現行的碳費制度,如何牽動產業的競爭力、經濟影響,以及台版CBAM的必要性?
2024-10-07
碳費費率出爐!一般費率每噸300元,AB優惠費率每噸50、100元
環境部今(7日)召開第6次碳費費率審議會,考量不同費率對整體經濟(GDP)、物價水準(CPI)及各產業的影響,決定一般費率為每噸二氧化碳當量300元。企業若提交自主減量計畫,可享優惠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