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2025-01-15

【圖解】富威電力掛牌上市!一文解析能源大平台策略,輝達首家綠電供應商強在哪?

目標成為「綠電交易大平台」的森崴能源子公司富威電力於15日掛牌上市,更打出是台灣首家轉供綠電給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的售電業者,面對競爭激烈的再生能源售電業市場,富威電力如何脫穎而出?
2025-01-10

新加坡碳權交易所攻略|解析3大平台運作,碳稅制度如何影響企業減碳

新加坡為第一個呼應「排碳有價」東南亞國家,2019年元旦開徵碳稅,在價格訊號明確跟自由市場驅動下,新加坡已成為亞洲指標性的碳市場交易中心。《RECCESSARY》整理新加坡碳權交易所(CIX)與3種平台運作方式,帶讀者一次了解。
2025-01-08

星馬啟動柔新經濟特區!強化碳權與綠電跨境交易,有望新增2萬個職缺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於7日舉行領袖峰會,宣布在邊境設立「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柔新經濟特區),藉此吸引投資、創造就業。雙方同時計劃加強在電力交易、碳權與碳捕捉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動綠色經濟發展。
2025-01-06

野火扯出Nike氣墊鞋黑歷史,碳市場深埋的「永久性」爭議浮上檯面

運動大廠耐吉(Nike)1980年代推出Nike Air氣墊球鞋系列以來,風靡全球。不過,這款氣墊填充的氣體有一段情節曲折的故事。
2024-12-26

【RECC論壇】從碳費上路到ETS:專家解析台灣碳市場僵固性,COP29後政策該如何布局?

台灣自願性碳市場初期面臨高定價及流動性不足等挑戰,專注新能源與碳市場的資訊平台《RECCESSARY》今(26日)線上舉辦「台灣綠電與碳市場發展論壇」聚焦解決之道。
2024-12-09

《巴黎協定》第6.4條通過,台灣如何接軌全球碳市場?專家:方法學、監測工具都要跟上

牽動全球碳市場的《巴黎協定》第6.4條在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拍板通過,將在聯合國架構下,期許能創建高品質及透明度的碳權交易市場,由於國家、企業皆可參與並獲得減碳成效,台灣也可以從中獲得機會。
2024-12-09

【更新】國內碳權首筆交易出現,這家公司砸10萬元買下台北101汰換燈具專案

國內碳權交易已經正式啟動,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建立資訊公開交易平台足以改變市場,碳定價機制啟動後,企業擴廠都需要考慮碳權、是否需要減碳設備等等資本支出,也能促進產業投入減碳換取額度。國內碳權交易平台自10月2日啟動後,兩個月後迎來第一筆交易。
2024-12-06

台灣大助台江廢魚塭變藍碳庫,首創「紅樹林複合式養殖負碳技術」為何特別?

提升自然碳匯是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策略。台灣大哥大昨(5日)宣布啟動「藍碳紅樹林復育計畫」,明年起在台南台江國家公園的廢棄魚塭種植3,000棵紅樹林,並打造兼具生態保育與科學研究的示範基地。這項為期3年的「紅樹林複合式養殖負碳技術」實驗預計每公頃每年可吸收77公噸二氧化碳。
2024-12-05

【分析】砂拉越領跑大馬綠色革命!新設氣候變遷中心,如何靠綠氫、碳捕捉拚經濟成長?

「砂拉越將成為東協的能源中心,我們將把再生能源電網與東協串聯。」馬來西亞砂拉越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曾信心滿滿提到,砂拉越有潛力成為「東協電池」(Battery of Asean),滿足東南亞鄰國對於再生能源的需求,並將綠氫、碳捕捉視為綠色成長雙引擎。究竟它有什麼條件做到綠電出口?目前的發展與挑戰又是什麼?
2024-11-26

減碳壓力席捲美國車廠!特斯拉碳權趁勢翻倍,哪間大廠背負最高碳排赤字?

美國環保署最新報告指出,全國車廠去年碳排赤字高達1,100萬噸,顯示傳統車廠正面臨龐大的減碳壓力。反觀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去年憑藉電動車銷售獲得約3,400萬個碳權,在碳權出售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此外在車輛能源效率上也領先其他車廠。
1 2 3 4 5 6 7

立即訂閱RECCESSARY電子報,掌握全球熱門綠能話題。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