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2024-07-12
環境部研商碳費子法,環團發報告提十大建議:刪除2.5萬噸免徵額、500元起徵、限5%碳抵換
隨著碳有價時代來臨,台灣產業面臨國際碳關稅的壓力,碳費政策將如何實施引起廣泛關注。環境部今(12日)就三項碳費子法召開公聽會,關心氣候的公民團體在同日出席並發布報告,提出碳費500元起徵、刪除2.5萬噸免徵額等十大制度設計建議,呼籲政府完善碳費制度設計,以推動企業加速脫碳。
2024-07-10
丹麥創農業碳稅首例!每頭牛繳3000元「牛屁稅」,資金用於造林與農業轉型
丹麥6月底達成協議,2030年起將針對畜牧碳排課稅。計算下來,每年每頭乳牛約要繳新台幣3100元左右。這份協議更加全面,除了牛屁稅,還有野化濕地、土壤,造林、成立基金等計畫。在跨黨派的支持下,可望順利通過議會審查。讓丹麥成為全球第一個課徵農業碳稅的國家。
2024-07-10
中鋼宣布注資15.5億強化電力韌性!除了光電、儲能及AI,還有哪些減碳新布局?
為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中鋼10日宣布在2022至2026年五年間投入新台幣15.5億元強化全廠電力系統韌性,包括推動提高綠能比例、建置儲能設施、發展廠區微電網、強化發電機組韌性,及應用電力人工智慧(AI)模組。
2024-05-29
新加坡碳稅持續上調!政府將開放企業購買迦納碳權,最多抵5%應稅碳排
新加坡和迦納於27日簽署了一項碳權協議,有意抵銷部分碳稅義務的新加坡企業,很快就可以從迦納的項目購買碳權,最高可抵5%的應稅排放量。
2024-05-24
世銀2024碳定價報告出爐,台灣首次入列!全球碳費收入首破千億美元大關
世界銀行公布《2024年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首次將台灣的碳價政策列入全球75個正在運作的碳定價工具之一,專家對此表示樂觀,建議我國應加快訂定碳費並如期實施。報告指,世界各國去年向企業收取的排碳費破紀錄,達到1,040億美元,惟碳價仍過低,難以推動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所需變化。
2024-05-15
馬國將拍賣首批本土碳權吸引外資,專家曝碳信用市場難題
馬來西亞碳交易所(BCX)將於7月25日拍賣首批當地產生的碳信用,除了宣示產品範圍不再限於國際碳信用,也是首次將「以自然為本的碳信用(碳權)」(nature-based carbon credits)當作交易主體。
2024-01-15
泰國擬課碳稅 參考世界銀行列五大原則
泰國準備加入徵收碳稅的行列,其財政部消費稅局(Excise department)局長埃克尼蒂(Ekniti Nitithanprapas)透露,該部門已經與國內外相關組織研擬碳稅規定,預計今(2024)年完成資料收集。
2024-01-03
新加坡碳稅漲至每噸25新元 推升電價與天然氣
新加坡因碳稅、商品及服務稅(GST)調高,再加上能源成本攀升,推升電力和天然氣價格跟著上漲。
2023-12-28
菲國會智庫稱國家碳排相對低 質疑實施碳稅必要性
實施碳定價是許多國家控制碳排的方式之一,但菲律賓國會智庫最新報告認為,太過強調減碳可能犧牲社會經濟及繁榮,且表明菲律賓碳排相對較低,因此可能不需要收取碳稅。
2023-12-19
英國2027年開徵碳稅 瞄準鋼鐵、水泥等碳密集產品
英國政府18日宣布2027年起將對部分產品開徵碳關稅,藉此減少碳排放量,同時保護當地企業免受來自氣候規範較寬鬆國家的進口產品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