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2025-07-31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在即,台灣石化業產能不減反增?業者提2大減塑建言
8月5日起聯合國即將展開新一輪「全球塑膠公約」談判,綠色和平今(31日)於環境部前召開記者會,再次呼籲源頭減塑重要性,反對新四輕、讓石化產業不再擴張;環境部回應,將密切關注塑膠公約的進展與透過廣徵民間意見,滾動調整政策制定,確保政策與國際趨勢接軌。
2025-07-29用酵素從廢棄鋰電池挖金!處鋰科技石墨烯製程減碳逾8成,打進石化、紡織與軍工市場
當全球電動車與3C產品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捲而來,一個隱形的危機正悄然堆積如山:廢棄鋰電池。根據環保資訊中心數據,2030年全球將有超過1,200萬噸的鋰電池退役,主要來自電動汽車的大量普及與汰換。這些被淘汰的能源載體,既是燙手山芋,也是潛在的城市礦山。
2025-07-28SBTi發布金融淨零新標準:銀行須公開化石燃料政策,2030年全面撤資油氣擴張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22日正式發布《金融機構淨零排放標準》(FINZ, SBTi Financial Institutions Net-Zero Standard)要求金融機構若依循標準承諾淨零,須公開「化石燃料透明度政策」,立即終止對新化石燃料專案的融資,並於2030年終止對參與擴張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一般用途融資。
2025-07-15碳捕捉扛減排20%任務!新加坡選定3企業展開CCS研究,最快2026年見成果
新加坡政府將碳捕捉與封存(CCS)視為國家淨零解方之一,官方14日公布3家獲得可行性研究補助的企業,分別是吉寶集團(Keppel)、和光電力(PLP)、楊忠禮西拉雅能源(YTL PowerSeraya),研究結果預計在2026年1月底前完成,為之後的電力脫碳政策奠定基礎。
2025-07-15製造部門2030年減碳18%壓力大,鋼鐵、水泥業喊話政府加碼補助與採購誘因
為了達成2035年減碳38±2%目標,政府各部會今年初提出六大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經濟部上週五(4日)辦理製造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的社會溝通會議。民間代表關注減碳政策工具,如何建立國內低碳市場需求,以及從源頭減少產能。
2025-07-04告別手動碳盤查!台灣新創櫛構科技靠專利演算法,打造車輛碳管理SaaS平台
櫛構科技CHAP-V車輛碳管理雲端平台,解決傳統碳盤查依賴紙本與手動計算的低效率問題,提供高精度碳排數據,協助企業推動減碳策略。
2025-06-26環境部推冷卻行動補助!空調汰換最高補助500萬,5個QA看懂怎麼申請
在全球暖化日益加劇下,環境部響應COP28「全球冷卻行動承諾」,24日宣布推出5,000萬元「冷卻行動示範運行補助計畫」,鼓勵醫院、學校、旅館與工廠等汰換空調設備、導入節能創新技術。計畫採競爭審查制,每案最高補助500萬元。《RECCESSARY》整理5大QA,協助有意申請單位快速掌握補助重點與申請條件。
2025-06-24友達旗下達擎切入德國綠色運輸!替列車顯示器省下9成電,創新技術特別在哪?
面板大廠友達助力德國鐵路綠色轉型,旗下專注垂直場域顯示解決方案的子公司達擎,攜手歐洲最大鐵路營運商德國鐵路旗下的漢堡城市快捷(S-Bahn Hamburg),共同推動列車節能。雙方於2025年國際公共交通聯會(UITP)全球運輸高峰會上,展示搭載達擎獨家HiRaso顯示技術的新一代概念列車,該技術相較傳統液晶顯示器,能大幅降低90%的能源消耗。
2025-06-23產業減碳系列》水泥雙雄攻低碳建材,亞泥善用轉廢為能、台泥手握歐洲關鍵技術
建築業身為全球碳排放占比高達37%的排碳大戶,正面臨淨零減碳的壓力。台灣水泥、亞洲水泥兩大水泥雙雄積極布局低碳市場,亞泥是首家投入低碳水泥,第一家全數取得碳足跡查證的水泥企業,台泥則是東亞首家承諾SBT 1.5度水泥企業,高碳排水泥業已展現積極的減碳作為。
2025-06-18尼斯海洋大會成果盤點》「公海條約」年底有望生效,印尼與世界銀行共推珊瑚債券
第三屆聯合國海洋大會(UNOC)6月13日在法國尼斯落幕,其中最受矚目的是,旨在保護公海生物多樣性的《公海條約》(High Seas Treaty)取得重大進展,在會議期間增加19個國家的批准,距離生效目標60個批准國的門檻只剩10個國家,預期年底有機會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