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2025-08-28
中科打造全台首座負碳基地!匯集5家綠色科技廠商,生物炭、先進材料等技術亮點揭密
呼應2050淨零策略,中部科學園區正積極推動低碳科技創新,中科管理局27日匯集5家多元綠色解方科技廠商,公私協力加速低碳科技創新,宣布在中科推動示範計畫成立全台第一個「台灣碳移除中心」
2025-08-27重啟核三公投失敗,台灣能源轉型翻新頁:從民意、企業到政府3角度觀察【分析】
第21案全國性公民投票「核三重啟公投」23日開票結果出爐,以同意票數434萬1432票大於不同意151萬1693票,但因同意票未達到投票權人數門檻500萬523票,最終結果為「不通過」。
2025-08-22東南亞哪2國核能布局領先、發展SMR有何優勢?國際原子能總署專家現身說法
為協助各國了解相關建置流程,國際能源總署(IEA)於14日舉辦「東南亞核能對話」系列論壇第2場,邀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核能基礎建設發展部主管海德(John Haddad)分享核電廠規劃與建設的流程與條件,提供東南亞能源轉型參考。
2025-08-19重啟核三公投Q&A》題目前提如何解讀、有法律效力嗎?一張圖看4種投票結果方向
823公投投什麼?自3月底起,立法院在野黨積極推動核三廠重啟,並趕在二號機組解聯前通過《核管法》修正,放寬延役限制法源,接著通過民眾黨黨團提出的重啟核三公投提案。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
2025-08-18核三重啟公投辯論2》翁曉玲主張核三占比6%是救命電,林子倫:綠能才是下一代護國群山
核三延役公投第二場電視轉播意見發表會9日登場,國民黨籍立委翁曉玲擔任正方代表,她強調,核電是穩定、便宜且乾淨的能源,是多數民意;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代表反方主張,核三延役的安全性與成本具不確定性,發展再生能源不只能強化能源韌性,更能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
2025-08-18產業減碳系列》面臨國際雙重碳費壓力,貨櫃三雄加速2布局:造節能船隊、搶購生質燃料
海運業碳排約占全球3%,卻支撐全球貿易量近9成,為實現2050年淨零、迎接國際碳定價規定,台灣「航運三雄」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與萬海航運紛紛動起來。
2025-08-15核三重啟公投辯論5》 童子賢挺核綠共存保競爭力,莊瑞雄:「核安」才是世界潮流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今(15)日舉行最後一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地球暖化迫在眉睫,台灣需要發展經濟也要保護環境,核綠共存才能維持競爭力、環境雙贏;反方代表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則以屏東人觀點為出發,稱核三廠營運40年時間到了就要除役,全球沒有一個電廠停機又重啟,無法回應在地對核安、核廢料問題的憂心。
2025-08-13核三重啟公投辯論3》黃士修:企業急需CFE 24/7無碳電力,甘崇緯駁核三不符歐盟綠電規範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11日舉行第三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為「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反方代表、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則指,從核三廠今年5月停機除役至今,全台電力備轉容量率都在法定的6%以上,「沒有因為核電歸零而缺電」,且光靠節電就能省下一座核三廠的電量。
2025-08-07核三重啟公投辯論1》清大葉宗洸挺核保障能源安全,曾文生質疑「安全無虞」如何落實
核三重啟公投預計將在8月23日投票,中選會在投票前舉辦5場意見發表會,首場7日登場,正反兩方就能源安全、核三安全進行激烈辯論。正方代表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認為,台灣為孤島電網,需要穩定的核電,才能確保能源安全;反方代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強調,核三重啟得經過嚴謹科學驗證跟作業程序,社會需要更多科學資訊佐證。
2025-08-06核三重啟公投》地質專家示警活動斷層、地層下陷風險:再怎麼補強也不敵板塊運動
核三重啟公投將在8月23日登場,地震帶上的核電廠安全問題備受關注。海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博士王守誠表示,核三廠除了座落在斷層帶上,核三廠也建在泥岩上,已知台電長期監測地層下陷,指出泥岩無法負荷地表上的重大設施,為斷層外另一個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