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2025-04-16
越南碳交易試點今年上路,碳權抵銷比例上看30%緩解企業負擔
越南預計今年啟動碳排放額度交易試點計畫,當中關鍵規範之一為企業可使用碳權抵銷自家碳排的比例。雖然相關法規仍在研擬中,但根據草案內容,抵銷比例已數度上調。農業與環境部(MAE)官員透露,政府目標是將上限提高至30%,希望能藉此減輕企業的減排壓力。
2025-04-09
新加坡擴大碳權外交,敲定與智利、秘魯合作!年底將再啟新標案
為擴大碳權來源、增加抵換選項,新加坡近期積極拓展國際碳權合作夥伴,一週內相繼與秘魯和智利簽署協議。政府也預告將在年底前啟動新一輪海外碳權採購標案,希望透過多元途徑爭取高品質碳權,以降低市場不確定性。
2025-04-08
《歐盟氣候法》將放寬?減排9成中期目標遭批過嚴,擬借助國際碳權淨零
歐盟內部要求放寬氣候政策的聲音不斷升高,近日有重量級議員呼籲調降2040年減排目標,警告若規定過於嚴苛可能壓垮製造業,甚至導致去工業化。歐盟執委會也正討論是否允許成員國透過跨國減排合作取得碳權,作為自身實現氣候目標的工具。
2025-04-07
航運淨零靠碳稅或碳權?IMO成員國分歧難解,專家點出碳市場波動隱憂
國際海事組織(IMO)旗下的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7日展開為期5天的會議,聚焦航運業的技術規範、能源效率與污染防治等議題,其中如何減少船舶溫室氣體排放,以及是否徵收「碳稅」成討論焦點。目前成員國態度分歧,尤其歐盟可能妥協,接受以碳權交易取代碳稅,使得外界關注此舉是否將削弱碳稅推動,甚至衝擊氣候融資進展。
2025-03-27
泰國放寬碳市場監管!擬開放區塊鏈碳權代幣,吸引加密貨幣業者入場
泰國為了活絡碳交易市場,計劃修法放寬加密貨幣監管,允許碳權、碳配額及再生能源憑證透過區塊鏈技術代幣化,開放數位資產管理業者、券商及交易商參與市場,進一步推動泰國成為碳交易中心。
2025-03-10
新加坡加速淨零腳步:擬今年履行首筆ITMO碳交易,投入15億推低碳技術
新加坡高度仰賴進口天然氣,缺乏其他替代能源,因此積極與其他國家簽署碳權協議。預計今年內正式落實協議,購入首批合規碳權。另外,為加速氫能等新興技術的市場應用,新加坡政府將投資6,250萬新元(約新台幣15.4億元),設立低碳科技商業化平台,以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2025-02-07
樂高加碼投資碳移除計畫,攜英法團隊布局生物炭、增強岩石風化技術
丹麥玩具大廠樂高(LEGO)4日宣布,將投資4項碳移除計畫,總金額達1,900萬丹麥克朗(約新台幣8,661萬元),希望藉此獲取碳權,並推進企業2050年淨零目標。
2025-01-31
剖析碳市場3大發展趨勢!碳權需求持續增加,為何拉不動碳價上漲?
全球碳排量在2024年創新高,相較碳權市場成長卻停滯,但展望2025年前景普遍被看好,尤其各國及企業持續上調減排目標,預料碳權需求將有增無減,但短期內價格可能因為供給過剩而難以獲得支撐。《RECCESSARY》統整接下來值得關注的3大碳市場趨勢。
2024-11-26
減碳壓力席捲美國車廠!特斯拉碳權趁勢翻倍,哪間大廠背負最高碳排赤字?
美國環保署最新報告指出,全國車廠去年碳排赤字高達1,100萬噸,顯示傳統車廠正面臨龐大的減碳壓力。反觀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去年憑藉電動車銷售獲得約3,400萬個碳權,在碳權出售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此外在車輛能源效率上也領先其他車廠。
2024-11-04
越南碳市場再推進:與日本JCM發放9項計畫碳權、預計明年6月試行ETS
日本與越南簽訂「聯合抵換額度機制」(JCM)後,在10月底敲定發放新一波9項計畫的碳權,進一步深化兩國在碳市場的合作;同時越南也通過相關立法,預計明年6月試行「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ETS),透過設定排放上限以推動產業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