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06-28
巴黎奧運將打造「最環保」奧運會?談大型運動賽事減排的挑戰與爭議
今年夏天的巴黎奧運會宣稱要成為史上最環保的一屆奧運會,究竟大型運動賽事可以從哪些地方減排?面臨的挑戰有什麼?
2024-06-26漢莎航空將收環境附加費!永續燃料成本轉嫁消費者,每趟最多得付2500元
脫碳成本太高讓航空業大喊吃不消,開始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歐洲航空巨頭漢莎航空集團(Lufthansa Group)25日宣布,2025年起將對部分航班加徵附加費,乘客每趟飛行最高得付72歐元(約新台幣2,500元)。
2024-06-21海運業淨零轉型在即!航運碳稅為何重要?稅率多少合適?各方意見一文整理
首個全球性碳價有望上路?國際海事組織(IMO)於3月提出的課稅提案,獲得47個國家的支持。然而,反對方則認為,這一舉措將對依賴貿易的新興經濟體造成重大影響。航運碳稅應該如何設置價格?稅收收入應用於何處?在敲定碳稅前,諸多意見分歧仍待解決。
2024-06-14中國煤炭消費增加、碳強度下降不如預期,問題出在哪?專家歸結兩大原因
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放緩,煤炭消費卻逆勢增加,導致中國能源強度和碳強度下降不如預期。北京大學能源專家分析,近兩年煤炭消費的「異常」,與政府過於重視保障能源供應,及忽視提升能源效率密不可分。
2024-05-31SUV淪全球第五大「碳排國」!電動車銷量增至兩成,為何碳排仍不減反增?
全球休旅車(SUV)銷量創新高,去(2023)年占新車銷量的48%,同時推升碳排量打破歷史紀錄。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就算電動休旅車銷量增加,整體休旅車碳排量不減反增,且一舉衝破10億噸大關,成為全球第五大「碳排國」。
2024-05-27南韓SKC集團砸32億押寶!生物可分解塑膠PBAT是什麼?為何選在越南蓋廠?
塑膠包裝向來被視為環保公敵,新的「生物可分解塑膠」成為替代選項。瞄準東南亞對環保材料的需求,韓國SKC化學集團旗下的Ecovance越南公司於5月砸下1億美元(約新台幣32億元)在海防市亭武工業區蓋生物可分解塑膠PBAT(Polybutylene Adipate Terephthalate,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工廠,年產達7萬噸,預計2025年完工將成為全球最大PBAT製造廠。
2024-05-22終結燃煤發電大限將至!日本瑞穗銀行拿錢助攻轉型,印尼為何仍補貼化石燃料業?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Mizuho)宣布放寬對燃煤電廠的投資限制,預計7月起開放融資協助東南亞國家的電廠提前除役,成為當地大型銀行的先行者之一,只不過東南亞國家能源轉型腳步緩慢,印尼官員更直言,目前要將煤炭從能源系統中「完全移除」並不可行。
2024-05-06歐盟加強打擊漂綠 要求20家航空限期提出改善措施
歐盟打擊企業漂綠行動不間斷,最新舉措鎖定高碳排的航空業。歐盟執委會攜手消費者保護組織宣布,對20家航空公司展開漂綠調查, 並要求在30天內提出相對應措施,否則最嚴重將祭出制裁。
2024-05-03越南提溫室氣體法規修正草案 企業碳盤查將由第三方查核
越南政府針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臭氧層保護法規》提出修改與補充,其中溫室氣體盤查、排放額分配等細節變化較大,因此受到市場關注。
2024-04-24全球塑膠公約第四輪談判登場 石油業反對下恐難達共識
「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 treaty)第四輪談判23日在加拿大渥太華登場,各國代表齊聚,討論如何阻止日趨嚴重的塑膠污染,但在石油與天然氣大國反對下,恐怕還是難以取得草案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