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2025-07-14
減碳成本遠高於碳費!彭啓明坦承「每噸300元難驅動減碳」,啟動ETS能改善嗎?【分析】
今年(2025)台灣碳費上路、2026年正式開徵,按照環境部擘劃的藍圖,明年將「試行」碳費、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ETS)雙軌制。環境部長彭啓明接受《RECCESSARY》專訪坦言,一噸300元碳費創造不出綠色金融,難以驅動企業大規模減碳轉型,他認為唯有透過市場機制決定的碳定價,才可能創造綠色金融。
2025-06-30台灣邁向碳定價雙軌制度: 環境部借鏡德國明年試行ETS、碳交所與歐洲EEX簽MoU
台灣碳費制度已於今年正式上路,預計2026年開徵。為完善碳交易制度架構,環境部6月前往德國取經,強調台灣碳排放交易制度(TW ETS)將於明年啟動試行,未來也希望碳市場能與亞洲鄰近國家接軌;同時台灣碳權交易所今(30日)也宣布,已與歐洲能源交易所(EEX)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借鏡其營運歐盟排放交易機制(EU ETS)經驗,加速台灣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建構與運作。
2025-05-20英國、歐盟協議對接ETS碳市場,英國出口商有望省下逾300億碳關稅
儘管歐盟CBAM擬延後上路,英國仍把握時間對接彼此的碳市場。雙方19日達成協議,將建立一套符合各自碳排放交易體系(ETS)的規定,包括設定豁免碳關稅條件、承認彼此發放的碳排放額等,確保減輕雙方碳貿易壁壘的衝擊。
2025-03-11大馬砂拉越喊話建東協ETS,統一碳市場有什麼優勢?學者提3大發展關鍵
東南亞國家正加速推動碳稅、總量管制碳交易制度(ETS),試圖接軌歐盟原訂2026年實施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以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不過政策執行屢屢延宕,進度不如預期,近期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率先呼籲建立東協區域ETS,以提升東南亞碳權價格,希望透過打造統一碳市場應對氣候挑戰。
2024-12-18回顧2024,東南亞10大重要議題(下):泰國、越南碳政策將啟動,核能成淨零重要選項
碳定價(carbon pricing)被視為是管理碳排的重要經濟工具,為促進企業減碳,泰國預計2025年起徵收碳稅,預計每噸200泰銖(約新台幣189元)起徵;越南規劃試行總量管制(ETS),首波針對150家碳排大戶。隨著2024年即將進入尾聲,作為長期關注東南亞綠電與碳權市場發展趨勢的媒體平台,《RECCESSARY》編輯部盤點了過去一年東南亞在「能源」與「減碳」領域發生的重要議題,這些變動將牽動2025年的發展趨勢,本篇文章將聚焦在減碳領域。
2024-09-10碳定價制度、工具有哪些?一文看懂世界碳定價趨勢
碳定價(carbon pricing)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工具,但各國的做法各異,對企業和市場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想了解什麼是碳定價,以及它在全球範圍內的實施情況?《RECCESSARY》帶您一文看懂碳定價。
2024-05-24世銀2024碳定價報告出爐,台灣首次入列!全球碳費收入首破千億美元大關
世界銀行公布《2024年碳定價現況與趨勢》報告,首次將台灣的碳價政策列入全球75個正在運作的碳定價工具之一,專家對此表示樂觀,建議我國應加快訂定碳費並如期實施。報告指,世界各國去年向企業收取的排碳費破紀錄,達到1,040億美元,惟碳價仍過低,難以推動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所需變化。
2022-12-26中國碳交易總額飛越百億人民幣 惟低價隱憂仍存
中國於去年七月啟動全國性碳排放交易體系,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涵蓋全世界約七分之一的碳排放,根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數據,中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的總交易額於22日超過100億人民幣,達到關鍵里程碑,然而,碳價與交易量都仍遠遠低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