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
主選單
最新
主題
國際倡議
綠色政策
再生能源
綠電採購
碳管理
碳定價
碳市場
產業
能源運輸建築
原物料產業
一般製造業
電子製造業
服務業及其他
區域
東協
亞太
全球
專家觀點
深度專訪
研究報告
RECC淨零百科
企業數據庫
百大企業
碳價
綠電
展會活動
最新活動
全球展會
Mail
Facebook
Facebook
Linked
Twitter
Instagram
Line
Mail
Facebook
Facebook
Linked
Twitter
Instagram
Line
搜尋
繁
EN
繁
简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Close Search
碳交易
碳交易
為達成碳中和,政府推出之碳交易機制可以鼓勵企業超額減排,並出售多於之額度,在減碳之餘也能為企業開拓新的收入。
碳權及碳盤查基本介紹
大家口中的碳權其實可以再根據產生方式、內容差異分成兩種形式。第一種是排放額度或常稱為配額, 第二種是減量額度。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
採用總量管制交易規則,在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基礎上,透過買賣行政許可的方式來進行排放,企業可以出售配額、保留許可量以提供自身未來需求或購買額外需要的額度,以確保整體排放量在特定的額度內。
中國排放交易體系
採碳配額分配方式(非總量管制),按照供電或供熱的基準值進行分配,實際供電和供熱值須到最後才會得知,因此會先按照前一年供的電(熱量)的 70% 進行預發放,最後再根據實際排放量對配額進行最終核定,多退少補。
韓國排放交易體系
政府制定全國排放配額分配方案,包括排放配額總量、分配標準和配額,以及以五年為單位的排放權交易制度、減排結果確認等事項。
印尼排放交易體系
印尼於2023年正式啟動排放交易體系(ETS),該國設定到2030年,全國將能減少31.89%至43.2%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於2060年達到淨零目標。
黃金標準(GS)
黃金標準(GS)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南南北合作組織(South-South North Initiative)以及國際太陽組織(Helio International)發起,於2003年制定完成。
碳驗證標準(VCS)
碳驗證標準(VCS)是2006年啟動的自願性碳認證標準,由非營利組織 Verra 開發和運行的碳補償計劃,流通於全球並且僅關注溫室氣體減排性。
清潔發展機制(CDM)
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於1997年被提出,是京都議定書明訂的三種彈性機制中,唯一包含開發中國家的國際減量合作機制。
PREV
1
2
NEXT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送出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
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
接受所有cookie
僅接受必要的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