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 Asia 2023焦點:亞洲碳市場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EN

為因應全球的淨零趨勢,東北亞與東南亞各國政府紛紛公布相關的政策規劃,從碳稅到碳交易,從強制性市場到自願性市場,都在佈局之中。然而,四月底在新加坡舉行的Renewable Energy Markets Asia 2023會議給了與會者不一樣的觀點。

此次會議專注於亞洲地區的再生能源市場發展,參加對象主要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地,因此對亞洲各國的政策推行現況能有較佳的掌握度。綜合來說,目前碳相關議題主要有兩大面向值得關注:

Reccessary研討會

 

碳交易價格過低 碳稅推動時程延宕

隨著美國碳關稅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實施日程逼近,各國政府為避免資金流入他國,紛紛推出碳交易或碳稅作為因應;儘管運作體系不同,但兩者的共通點是都為碳制訂價格,以作為接軌國際的基準。特別是在作為金屬、電子零組件等產品重要出口地的東北亞與東南亞的國家,「碳關稅」的存在已然使許多企業為之焦慮。然而,政策實際推行的進度並不如預期,部分國家甚至處於停擺狀態,這樣的發展速度恐怕難以順利在2024年與美國碳關稅接軌。

以中國為例,當前主要採行的是全國統一碳交易系統,每噸碳價約為8美元;然而因現階段僅納入電力產業(2000餘家企業),交易量能無法提升,再加上疫後的經濟壓力,使得中國企業界認為市場整體運作仍無法在今年底前活絡起來,短期內納入更多產業的可能性幾近於零。以8美元的價格來看,若美國真的在2024年開徵碳關稅(初始價格每噸55美元),中國勢必仍需繳納大部分的費用給他國。

同樣計畫以碳交易制度接軌的還有韓國,由於政府始終無法解決配額供過於求的問題,導致碳價格持續下跌,從去年的每噸15美元到今年價格僅剩約10美元,若此狀況無法改善將無助於企業競爭力。不同於中、韓,印尼的因應對策則是建立碳稅制度,首波對象僅針對燃煤電廠。然原訂於2022年四月開始徵收,後推遲至七月,再到今年仍未正式上路。

同樣推遲進度的國家還有泰國,其宣布要在今年實施碳稅,目前為止卻尚未公佈任何實施細則,預計真正上路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前述四個國家的例子說明雖然政府有意推行新制度,但整體力道不足導致進度遲緩。

 

東南亞具自然為本碳權潛力 跨國碳權合作快速增加

全球自願性碳權市場的市值已超過20億美元,交易量更接近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時,由於國際間對於碳權的品質要求愈趨嚴謹,再生能源項目將逐漸被市場淘汰,取而代之的會是以自然為本的項目,例如植樹或是海洋藍碳。而這些項目正是東南亞國家的潛力所在,豐富的海洋資源與高森林覆蓋率,使得越來越多開發商進駐當地開發碳權。

然而自願性市場的碳權仍有一些困境待克服。舉例來說,企業購買碳權的目的是為抵銷排放,然而在新加坡,政府承認的碳權比例僅有5%,且規定必須符合一定的項目類型並確保沒有重複計算。事實上,自願性市場是國際流通的,目前卻無明確的規範來約束重複計算的議題,也因此,實際上能購買的碳權少之又少。

對此,新加坡政府發展出了另一套對策——與迦納合作,透過國家間的合作備忘錄,明確定義碳權的類型與歸屬,確保企業可以買到適用的碳權。而像這樣的案例正快速增加中,例如日本與越南之間的合作,畢竟沒有人會想浪費大好的天然資源,還錯過碳權的商機。

 

兩大議題下企業的因應之道

對企業而言,無論是碳交易或是碳權,都可能成為彎道超車的一大機會。在碳交易(或碳稅)制度下,企業不應一味仰賴政府的碳定價措施,而是應該檢視己身的排放源,盡可能降低潛在的碳成本,或甚至藉此將排放的額度轉售給其他企業,開拓另一條收入來源。

在碳權方面,企業可以從現在起關注自願性市場的發展,無論是價格、同業購買比例抑或是開發管道,處處都藏著機會。以新加坡交易所(CIX)為例,目前有許多買方來自新加坡、越南、印尼等地,這些買方的壓力並非源自政府,而是歐美地區的母公司或供應鏈要求。由此可知,若企業僅跟著政府的腳步進行,其佈局極有可能落後同業許多。淨零究竟是危機還是轉機,端看企業佈局的速度。

相關閱讀:東南亞綠電市場與全球碳趨勢:2022回顧與2023展望

減碳風潮吹起的食品碳足跡考驗
2023年東南亞的綠電市場趨勢與採購選項
Back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