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解析零核未來的代價:重啟核三公投將如何影響台灣電價、碳關稅與競爭力?【投書】

解析零核未來的代價:重啟核三公投將如何影響台灣電價、碳關稅與競爭力?【投書】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RECCESSARY》邀請正反方投書,從不同觀點剖析核能在台灣能源轉型中的角色。本文由以核養綠、重啟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撰寫,從國際案例與技術評估出發,探討核能在減碳、供電穩定與能源安全等面向的影響,並提出對未來能源組合的思考方向。

2025-08-12
持續改善空污,無須核電作解方【投書】

持續改善空污,無須核電作解方【投書】

低效率、老舊的電廠大量燒煤,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懸浮微粒使霾害加劇。核煤爭議中,擁核方大批,核電歸零後,空污將更為嚴重,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以下就拿民眾時常留意的「空氣品質指標」 AQI及一整年的「污染物監測值」來一一檢視。

2025-08-12
倫敦氣候週揭轉型金融新趨勢:2025成台灣「可信度」落地關鍵年,政府與企業如何跟進?

倫敦氣候週揭轉型金融新趨勢:2025成台灣「可信度」落地關鍵年,政府與企業如何跟進?

在全球氣候治理邁入「轉型金融」的新階段後,金融體系如何支持高碳排產業實質脫碳,成為政策與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轉型金融專案研究員黃郁琳以2025倫敦氣候行動週為切入,盤點國際金融監理與企業資訊揭露最新進展,並反思台灣轉型金融政策的落差與挑戰。

2025-08-08
氫能百科3》繼加氫站後,氫能如何開啟工業、發電脫碳之路?4方向推進政策落地

氫能百科3》繼加氫站後,氫能如何開啟工業、發電脫碳之路?4方向推進政策落地

氫能有助成為高碳排產業新的節能減碳解方,繼上一篇解析加氫站安全性與各式氫能交運運輸應用後。工業氣體大廠聯華林德聚焦談氫能如何在工業領域、民生家用、發電端發揮減碳效益,並針對台灣的氫能產業發展,提出4大建議,以及借鏡其他國家的氫能布局。

2025-08-05
前進IETA Asia Climate Summit 2025會議:泰擬推區域碳權標準,3趨勢看亞洲碳市場走向

前進IETA Asia Climate Summit 2025會議:泰擬推區域碳權標準,3趨勢看亞洲碳市場走向

一年一度的亞洲氣候峰會(ACS)由全球三大碳市場組織之一的國際排放交易協會(IETA)主辦,為亞洲最具代表性的碳市場專業盛會之一。今(2025)年峰會於7月8~10日在曼谷舉行,吸引來自聯合國、世界銀行、Google等超過900名國際組織、企業與政府代表團與會。《RECCESSARY》此次受邀出席,第一時間與現場多位開發商、機構投資者與專家等進行深度交流,並彙整出三大亞洲碳市場發展趨勢與機會供各界掌握先機。

2025-08-01
拆解VCMI範疇三行動守則:實質減量、高品質碳權並進,4策略打造可信減碳行動

拆解VCMI範疇三行動守則:實質減量、高品質碳權並進,4策略打造可信減碳行動

範疇三減碳是企業邁向淨零最棘手的一環。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PwC Taiwan)拆解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倡議(VCMI)所推動的「Scope 3 Action」,說明如何透過碳盤查、高品質碳權補足短期缺口,並最終回歸實質減量路徑,打造更具韌性的低碳轉型策略。

2025-07-15
碳費該為美國關稅讓步?從數據看對碳排大戶成本影響,為何台灣碳費政策不該再鬆綁

碳費該為美國關稅讓步?從數據看對碳排大戶成本影響,為何台灣碳費政策不該再鬆綁

2025年是台灣碳費制度上路元年,也是碳定價政策落實的關鍵時刻。近期因應美國關稅與產業壓力,碳費政策出現調整,引發對其減碳成效的質疑。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研究員林雨璇檢視制度配套與潛在漏洞,呼籲避政府避免削弱政策力道;同時深入分析《巴黎協定》第6條的國際碳權發展與歐洲爭議,提出國內應如何在制度設計上嚴格把關。

2025-07-08
台灣碳權外交新局(下):盤點中南美、大洋洲邦交國潛力,企業能從哪3種模式切入?

台灣碳權外交新局(下):盤點中南美、大洋洲邦交國潛力,企業能從哪3種模式切入?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從亞太成功案例看見海外碳權開發的潛力與途徑。本篇將聚焦台灣的邦交國,從市場趨勢與政策的角度出發,探討企業如何透過碳專案參與國際氣候行動,並開創永續合作的外交可能。相較於其他市場,友邦國家具官方合作基礎,能為台灣碳權外交奠定更穩固的起點。

2025-06-27
台灣碳權外交新局(上):企業如何投入海外碳權?從亞太成功案例看見開發端潛力

台灣碳權外交新局(上):企業如何投入海外碳權?從亞太成功案例看見開發端潛力

隨著全球碳市場蓬勃發展,碳權不再只是單純的環境議題,而成為企業投資與國家外交戰略的新戰場。對台灣企業而言,當前國內碳交易機會有限,加上政策與制度尚在建構中,若欲掌握趨勢並尋找參與切入點,布局「碳權開發」有望成為前瞻性的決策之一。

2025-04-22
Carbon Forward Asia會後展望:解析星馬印越趨勢,東協碳市場流動性為何成焦點?

Carbon Forward Asia會後展望:解析星馬印越趨勢,東協碳市場流動性為何成焦點?

Carbon Forward Asia研討會於3月4日至5日在新加坡舉行,吸引來自政府機構、企業、投資者與碳市場專家的關注,今年《RECCESSARY》團隊再度深入會議現場,提供企業第一手市場洞見。

2025-03-21
從德國組閣角力看氣候政策:解析兩大黨能源、產業立場,台灣能從中學到什麼?

從德國組閣角力看氣候政策:解析兩大黨能源、產業立場,台灣能從中學到什麼?

德國素來是氣候行動的領頭羊,但本次大選結果顯示,氣候議題在政治優先順序中退居次位。保守派基民/基社聯盟勝出、中間派社民黨失利,使得新政府的氣候政策方向充滿變數。在兩黨展開組閣談判之際,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德籍特約撰述宋諦明(Tim Steczka)以及總監趙家緯深入剖析雙方的氣候、能源政策差異,探討德國當前氣候治理面臨哪些挑戰,並反思台灣可借鑑的經驗。

2025-03-14
企業為何要關注生物多樣性?從TNFD看「自然」對企業營運的風險與機會

企業為何要關注生物多樣性?從TNFD看「自然」對企業營運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所引發的自然災害,對於企業的營運也產生潛在衝擊。為協助企業辨別自然的相關風險與機會,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的揭露框架已成為企業導入的重點。本文作者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進一步剖析TNFD的方法學細節,以及將自然資本納入財務決策所帶來的機會。

2025-01-03
1 2 3 4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