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您所搜尋的「碳權」結果如下:

碳移除市場年增78%!微軟、Google砸重金搶先機,哪種負碳技術是科技業新寵?【分析】
News

碳移除市場年增78%!微軟、Google砸重金搶先機,哪種負碳技術是科技業新寵?【分析】

各國企業推動淨零轉型,最終仍需面對難以消除的殘餘排放,讓碳移除技術成為關鍵解方。微軟與Google 在移除型碳權的採購量高居前3名,凸顯科技業對該領域的高度關注。目前哪些移除型技術最受青睞?東協市場又蘊藏哪些機會?《RECCESSARY》整理最新趨勢,帶您了解碳移除技術崛起原因。
2025-02-25
RECCESSARY 2025年報上線|東南亞加速推進綠電,跨境碳交易、高品質碳權需求增
News

RECCESSARY 2025年報上線|東南亞加速推進綠電,跨境碳交易、高品質碳權需求增

《RECCESSARY》2月發布《東南亞綠電市場x全球碳趨勢:2024回顧&2025展望》報告。聚焦在東協6大經濟體(印尼、泰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及菲律賓),探討2024年再生能源與碳權市場進展與挑戰,並提出2025年的展望。
2025-02-24
AI與衛星技術助碳權監測!科技巨頭聯手專家推「碳星認證」,重建碳市場信任
News

AI與衛星技術助碳權監測!科技巨頭聯手專家推「碳星認證」,重建碳市場信任

近年來,國際自願性碳市場因碳權可信度和透明度問題而大幅萎縮,市場為重建信任,正朝向高品質碳權發展。亞馬遜(Amazon)、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與微軟(Microsoft)等科技巨頭就宣布將與專家團隊合作,建立「碳星認證機制」,提高市場的可信度。
2025-02-19
電動車供應鏈減碳新解方!泰國溶劑回收技術助生產線減排7成、節省4成成本
News

電動車供應鏈減碳新解方!泰國溶劑回收技術助生產線減排7成、節省4成成本

電動車雖有助於減碳,但其製造過程仍產生大量碳排,包括車體、電池生產以及必要的化學溶劑使用,尤其是生產線不可或缺的溶劑,若使用後直接焚化,其碳排放量比回收再利用高出至少3倍。泰國一家專注於廢溶劑回收的企業Sun-up Recycling看好市場前景,預估今年營收將成長10%,並計劃將減碳效益轉化為碳權,參與市場交易。
2025-02-17
微軟、賓士都是客戶!美國新創Chestnut完成51億元融資,投入森林碳移除
News

微軟、賓士都是客戶!美國新創Chestnut完成51億元融資,投入森林碳移除

隨著企業碳中和需求上升,未來碳市場潛力有望高達1兆美元。美國新創Chestnut Carbon致力推動森林碳移除,預計在美國東南部種植數百萬棵本土樹種,再轉換成高品質碳權。
2025-02-14
【圖解】跨海買印尼碳權怎麼做?印尼碳交所開放國際買家交易熱,註冊資格、流程一次看懂
News

【圖解】跨海買印尼碳權怎麼做?印尼碳交所開放國際買家交易熱,註冊資格、流程一次看懂

碳權交易是企業永續轉型的推手,由印尼證交所營運的碳權交易所IDX Carbon,在2023年9月啟用,並在今年1月20日對國際買家開放,為市場注入一股活水,跨國企業到底怎麼買?需要什麼資格及文件?本文一次告訴你。
2025-02-14
總量管制碳交易2026年試行,碳排上限怎麼定?環境部擬找減碳資優生組「先行者聯盟」
News

總量管制碳交易2026年試行,碳排上限怎麼定?環境部擬找減碳資優生組「先行者聯盟」

為加大國內減碳力道,除了現行的碳費與碳權交易制度外,環境部規劃導入「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Cap and trade),目標2026年試行。
2025-02-13
台達內部碳定價報告首公開!300美元碳費如何運作?下一步鎖定碳權商機
News

台達內部碳定價報告首公開!300美元碳費如何運作?下一步鎖定碳權商機

排碳有價時代來臨,全台第一個實施內部碳定價的台達電子,今(12日)首度發表《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將實務經驗編撰成電子版專書,分享台達300美元碳定價管理機制的關鍵要素及成效。台達副總裁暨永續長周志宏表示,隨著台達內部減碳成效顯現,台達碳定價收入與支出將在2027年來到黃金交叉,未來台達目標擴大碳費徵收範圍至範疇三。
2025-02-12
新加坡2035減碳新目標:碳排降至4500萬噸,投資氫能技術、碳權合作
News

新加坡2035減碳新目標:碳排降至4500萬噸,投資氫能技術、碳權合作

新加坡在2022年修訂國家自主貢獻(NDC)目標,宣示在2030年前達到排放峰值,同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每年6000萬公噸。日前公布的NDC新目標再加快腳步,目標在2035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4500~5000萬公噸,將投入低碳技術、國際合作來實現氣候目標。
2025-02-11
農業部推自然碳匯,台積電、台灣大都搶進!海岸造林、紅樹林怎麼轉換碳權?
News

農業部推自然碳匯,台積電、台灣大都搶進!海岸造林、紅樹林怎麼轉換碳權?

助力國家與企業減碳最後一哩路,農業部期望藉由發展自然碳匯減緩全球暖化與生態平衡,目標2030年增匯136.9萬公噸。自然碳匯作為減碳良方與碳權來源之一,《RECCESSARY》也盤點民間業者的碳匯投入情況。
2025-02-07
樂高加碼投資碳移除計畫,攜英法團隊布局生物炭、增強岩石風化技術
News

樂高加碼投資碳移除計畫,攜英法團隊布局生物炭、增強岩石風化技術

丹麥玩具大廠樂高(LEGO)4日宣布,將投資4項碳移除計畫,總金額達1,900萬丹麥克朗(約新台幣8,661萬元),希望藉此獲取碳權,並推進企業2050年淨零目標。
2025-02-07
剖析碳市場3大發展趨勢!碳權需求持續增加,為何拉不動碳價上漲?
News

剖析碳市場3大發展趨勢!碳權需求持續增加,為何拉不動碳價上漲?

全球碳排量在2024年創新高,相較碳權市場成長卻停滯,但展望2025年前景普遍被看好,尤其各國及企業持續上調減排目標,預料碳權需求將有增無減,但短期內價格可能因為供給過剩而難以獲得支撐。《RECCESSARY》統整接下來值得關注的3大碳市場趨勢。
2025-01-31
1 2 3 4 5 6 7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