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您所搜尋的「」結果如下:

電費便宜且供電穩定 小水力電廠點亮西爪哇鄉村
News

電費便宜且供電穩定 小水力電廠點亮西爪哇鄉村

印尼西爪哇省萬隆縣(Bandung Regency)的古農哈魯(Gununghalu)鄉村社區是再生能源獨立的良好典範,可適用於世界各地。該社區可利用河流動能來發電,無須依賴國營電力公司PLN(Perusahaan Listrik Negara)。
2024-04-24
砂拉越力拚氫能商業化 挑戰2028年出口日韓
News

砂拉越力拚氫能商業化 挑戰2028年出口日韓

馬來西亞石油資源豐富的砂拉越州致力成為氫能源中心,看好其豐富水力發電,有助克服該潔淨燃料在其它地區面臨的挑戰,並實現氫能的大規模商業化。
2024-04-24
全球塑膠公約第四輪談判登場 石油業反對下恐難達共識
News

全球塑膠公約第四輪談判登場 石油業反對下恐難達共識

「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 treaty)第四輪談判23日在加拿大渥太華登場,各國代表齊聚,討論如何阻止日趨嚴重的塑膠污染,但在石油與天然氣大國反對下,恐怕還是難以取得草案共識。
2024-04-24
數據中心耗電量大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投資能源新創
News

數據中心耗電量大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投資能源新創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為了解決數據中心對電力的龐大需求,除了投資核融合技術,最近也跨足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與儲能。
2024-04-24
碳費衝擊台灣水泥業!以台泥、亞泥為例算出減碳成本效益
Research

碳費衝擊台灣水泥業!以台泥、亞泥為例算出減碳成本效益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各國紛紛推出碳定價政策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對台灣企業而言,如何因應碳費政策以及有效實施減碳策略,已成為關鍵議題之一。其中,水泥業作為高碳排產業之一,自然也承受著相應的壓力與挑戰。
2024-04-23
新加坡盼藉碳捕集與封存脫碳 長期減排仍面臨這些挑戰
News

新加坡盼藉碳捕集與封存脫碳 長期減排仍面臨這些挑戰

新加坡正依賴現有技術減少碳排,從在水庫裝太陽能板到從鄰國進口綠能,同時關注進一步消減排放的創新途徑。該國政府已宣布將提升碳捕集與封存(CCS)的研發,但要擴大該技術規模,目前仍面臨許多障礙,也讓部分專家質疑CCS是否能成為新加坡長期減排的良方。
2024-04-23
IETA繼SBTi爭議聲明後 發布企業碳權使用新指引
News

IETA繼SBTi爭議聲明後 發布企業碳權使用新指引

國際排放交易協會(International Emissions Trading Association, IETA)發布了《碳權之高度誠信使用指引》,為有意使用碳權達到氣候目標的企業提供指點。此前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也公布類似聲明。
2024-04-23
SBTi新標準牽動綠電憑證市場 專家推測兩大發展走向
News

SBTi新標準牽動綠電憑證市場 專家推測兩大發展走向

針對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變更標準,宣布開放企業用碳權減少特定的範疇三排放,碳市場專家分析,這除了可能引發漂綠爭議外,也可能為再生能源憑證市場和碳權市場帶來重大變化。
2024-04-23
印尼碳交易成效未達預期 擬六月推新法提振市場
News

印尼碳交易成效未達預期 擬六月推新法提振市場

為了充分發揮碳權市場潛力,印尼政府預計加快檢視相關法規並在6月推出新法。印尼總統府辦公室幕僚長穆爾多科(Moeldoko)誓言,要在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10月卸任前讓碳交易更加順利進行。
2024-04-23
AI新科技成綠色製造升級關鍵 工研院NET ZERO DAY探索低碳轉型新解方
News

AI新科技成綠色製造升級關鍵 工研院NET ZERO DAY探索低碳轉型新解方

工研院4月19日舉辦第三屆「ITRI NET ZERO DAY」論壇,探討綠色智慧製造與循環技術,邀請製造業各企業代表,分享減碳實例與新科技的應用,提升台灣企業在淨零時代的競爭力。
2024-04-22
燃料電池成運輸淨零要角 氫能業者籲佈局新能源車供應鏈
News

燃料電池成運輸淨零要角 氫能業者籲佈局新能源車供應鏈

氫能車成為長途運輸的未來新趨勢,其加氫快、跑更遠的特性為交通減碳革新帶來了新契機。台灣綠能科技業者鐙鋒氫、氫豐19日出席論壇談到,隨著全球再生能源比例攀升,將綠電轉換為氫能等化學能(Power-to-X)的技術日益受到關注,台灣廠商應善用車用電子整合優勢,積極佈局新能源與燃料電池供應鏈。
2024-04-22
巴黎奧運公布碳預算創先例 民團:最多僅減三成碳排
News

巴黎奧運公布碳預算創先例 民團:最多僅減三成碳排

為了減緩全球暖化,今(2024)年巴黎奧運提出雄心勃勃的減碳目標,但非營利組織「碳市場觀察」(Carbon Market Watch)認為,其碳足跡仍然過高,難以實現永續奧運的理想。
2024-04-22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