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您所搜尋的「」結果如下:

Clean Energy Buyers Alliance (CEBA)
Reccpedia

Clean Energy Buyers Alliance (CEBA)

CEBA 是匯集美國採購清潔能源客戶的會員協會,目的在於激活能源客戶和合作社區,為無碳能源系統部署市場和政策解決方案。
歐盟提高2030再生能源目標至45%
News

歐盟提高2030再生能源目標至45%

歐洲議會議員(MEPs)於7月12日的歐盟產業研究暨能源委員會(Industry, Research and Energy Committee)通過修訂版歐盟再生能源指令(EU 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 RED),將2030年的歐盟再生能源目標從去年定下的40%提高至45%。歐盟執委會的「REPowerEU」計畫也支持這項新目標。
2022-07-14
英政府投5,400萬英鎊 發展碳捕集科技
News

英政府投5,400萬英鎊 發展碳捕集科技

英國政府宣布針對15個碳移除科技專案投資超過5,400萬英鎊,這筆資金來源為英國商業能源暨產業策略部(BEIS)的淨零新創研究計畫(Net Zero Innovation Portfolio)下的直接碳捕捉經費補助競賽第二階段(Phase 2 of the Direct Air Capture and Greenhouse Gas Removal)。
2022-07-14
淡馬錫調升內部碳定價 2030前上看100美元
News

淡馬錫調升內部碳定價 2030前上看100美元

新加坡國有控股公司淡馬錫(Temasek)於周二(12日)宣布,為了降低其投資組合的碳排放,今年會將該公司內部的碳定價從42美元上調至50美元,且未來仍會逐步調升,目標是在2030年前將價格調升至100美元。
2022-07-14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Reccpedia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碳邊境調整機制被視為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延伸,歐盟境內採行排放交易體系(ETS),境外則採用碳邊境調整措施(CBAM),其概念近似於碳關稅。
瑞典碳稅
Reccpedia

瑞典碳稅

瑞典從1920年代開始課徵能源稅,於1991年開徵碳排稅,碳排稅與能源稅並行,是瑞典氣候政策的基礎。
新加坡碳稅
Reccpedia

新加坡碳稅

任何年排放等於或超過 2,000 噸二氧化碳當量(直接排放)的企業都有責任註冊為可報告組織並每年提交一份排放報告。
美國碳邊境調整機制(BCA)
Reccpedia

美國碳邊境調整機制(BCA)

美國碳邊境調整機制(BCA)是美國為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相關措施,其課徵方式為成立多個部會共同估算出境內環境成本(非單指碳定價)且各類政策工具新增的成本均會涵蓋在內,以此作為價格訂立的評估方式。
日本碳稅
Reccpedia

日本碳稅

日本於2012年開始實施碳稅制度,此碳稅是建立於既有的能源稅制度上,能源稅包含汽油、天然氣以及煤炭(未對電力課稅)。
J-Credit
Reccpedia

J-Credit

根據 J-Credit Scheme,日本企業、地方政府、農業從事人員、或森林所有人可透過引進節能設備、使用再生能源、工業製程改善、農業管理、廢棄物管理及森林碳匯等方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韓國碳標籤
Reccpedia

韓國碳標籤

韓國已發展中間產品和服務碳標籤制度,除了碳標籤制度,亦發展低碳產品認證制度,兩者皆非強制性,由企業自願參與。
泰國碳標籤
Reccpedia

泰國碳標籤

泰國(政府)溫室氣體管理辦公室於2008年8月推動碳標籤計劃,2009年11月推出貼有首批碳足跡標籤的產品。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