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CESSARY
主選單
會員服務
新聞訂閱
報告訂閱
最新
主題
國際倡議
綠色政策
再生能源
綠電採購
碳管理
碳定價
碳市場
產業
能源運輸建築
原物料產業
一般製造業
電子製造業
服務業及其他
區域
東協
亞太
全球
專題
專家觀點
深度專訪
RECC淨零百科
企業數據庫
百大企業
碳價
綠電
展會活動
最新活動
全球展會
Mail
Facebook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Mail
Facebook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搜尋
語言
EN
繁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Close Search
搜尋結果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您所搜尋的「
」結果如下:
News
COP29落幕,中國將成全球氣候領導國?你該知道的3個未來關鍵轉捩點
今年的COP29在主要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的亞塞拜然首都巴庫(Baku)下落幕。談及本次 COP 的核心關鍵重點只有一個:資金,也就是氣候融資目標,對於已開發國家而言可謂是「毫無投資報酬率」的支出,過往也在推動上持續分歧。本文整理影響關鍵領袖決議天秤之三大關鍵。
2024-12-09
News
《巴黎協定》第6.4條通過,台灣如何接軌全球碳市場?專家:方法學、監測工具都要跟上
牽動全球碳市場的《巴黎協定》第6.4條在今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拍板通過,將在聯合國架構下,期許能創建高品質及透明度的碳權交易市場,由於國家、企業皆可參與並獲得減碳成效,台灣也可以從中獲得機會。
2024-12-09
News
每年有害環境補貼增至2.6兆美元,超過4成流向化石燃料產業
全球氣候資金籌措困難,政府卻花大筆資金補助化石燃料?研究揭露,政府每年用在砍伐森林、化石燃料、農藥等有害環境的補貼高達2.6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2.5%。跟2022年相比,高出了8000億美元。有些補貼原本是為了協助弱勢取得便宜的食物、水、或是能源,卻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環境。
2024-12-09
News
【更新】國內碳權首筆交易出現,這家公司砸10萬元買下台北101汰換燈具專案
國內碳權交易已經正式啟動,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建立資訊公開交易平台足以改變市場,碳定價機制啟動後,企業擴廠都需要考慮碳權、是否需要減碳設備等等資本支出,也能促進產業投入減碳換取額度。國內碳權交易平台自10月2日啟動後,兩個月後迎來第一筆交易。
2024-12-09
News
歐盟CBAM來了!哪些高碳排產業納管?台灣企業影響衝擊一次看
歐盟首開先例祭出「碳關稅」,2023年10月1日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生效、2026年正式實施,引發企業爆發碳焦慮,甚至各國紛紛跟隨歐盟,研擬自家的碳關稅制度。為協助企業掌握全球碳排放的貿易新規,《RECCESSARY》特別整理歐盟CBAM的進展與企業的因應之道。
2024-12-06
News
計劃來場綠色旅行?旅遊網站Tripadvisor揭曉2024全球最永續旅遊城市
度過疫情年的時期,愈來愈多人開始重啟國內外旅遊,同時因應氣候變遷的影響,人們的旅遊觀念也在悄然轉變,並更加重視對環境的愛護與尊重。
2024-12-06
News
泰國車市低迷!政府祭油電車減稅優惠,前提車廠需加大投資與本地化
為促進電動車發展,泰國政府4日通過新稅制,對油電混合車(HEV)和輕型油電混合車(MHEV)提供有條件消費稅減免。同時,由於整體車市增長放緩,純電動車(BEV)為主的EV3激勵措施也將延長,以幫助車廠度過低潮期。
2024-12-06
News
台灣大助台江廢魚塭變藍碳庫,首創「紅樹林複合式養殖負碳技術」為何特別?
提升自然碳匯是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策略。台灣大哥大昨(5日)宣布啟動「藍碳紅樹林復育計畫」,明年起在台南台江國家公園的廢棄魚塭種植3,000棵紅樹林,並打造兼具生態保育與科學研究的示範基地。這項為期3年的「紅樹林複合式養殖負碳技術」實驗預計每公頃每年可吸收77公噸二氧化碳。
2024-12-06
Research
COP首個「數位日」聚焦AI氣候應用、高能耗對策,台灣綠色數位政策能否跟上?
綠色數位討論正受矚目,近年由於人工智慧(AI)技術大幅增進,其也成為氣候核心議題之一。歐盟於2024年通過的《人工智慧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將AI與氣候變遷議題應用納入;各人工智慧發展重點ICT產業也參與氣候變遷議題。然而,在AI如何促進氣候變遷議題解方之外,其能耗是否成為氣候目標的絆腳石也是現今的討論熱點。
2024-12-06
News
【分析】砂拉越領跑大馬綠色革命!新設氣候變遷中心,如何靠綠氫、碳捕捉拚經濟成長?
「砂拉越將成為東協的能源中心,我們將把再生能源電網與東協串聯。」馬來西亞砂拉越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曾信心滿滿提到,砂拉越有潛力成為「東協電池」(Battery of Asean),滿足東南亞鄰國對於再生能源的需求,並將綠氫、碳捕捉視為綠色成長雙引擎。究竟它有什麼條件做到綠電出口?目前的發展與挑戰又是什麼?
2024-12-05
News
大馬2027年起量產永續航空燃料,「廢食用油」為何是影響供應關鍵?
馬來西亞政府目標在2027年開始生產永續航空燃料(SAF),希望藉由豐富的自然資源幫助拓展生質能版圖,但有調研機構分析,當地棕櫚油原料主要以出口為導向,而有機會取而代之的廢食用油可能供不應求,凸顯當地生質能原料供應面臨龐大壓力。
2024-12-05
News
永續能源新勢力!台灣5家新創揭密氫能、河川、儲能與散熱解決方案
Meet創業小聚邀請研發小水力發電技術的恆水創電、將工業副產氫氣轉化成穩定電力的氫豐綠能、利用新型碳材作為鋰電池的台灣碳材、應用新型陶瓷鋰電池提升耐熱抗壓的源綠科技、客製化綠電購售幫助企業碳中和的天能綠電等5家新創與企業,分享如何滿足市場對再生能源的需求。
2024-12-04
PREV
61
62
63
64
65
66
67
NEXT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送出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
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
接受所有cookie
僅接受必要的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