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CESSARY
主選單
最新
主題
國際倡議
綠色政策
再生能源
綠電採購
碳管理
碳定價
碳市場
產業
能源運輸建築
原物料產業
一般製造業
電子製造業
服務業及其他
區域
東協
亞太
全球
專家觀點
深度專訪
研究報告
RECC淨零百科
企業數據庫
百大企業
碳價
綠電
展會活動
最新活動
全球展會
Mail
Facebook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Mail
Facebook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搜尋
語言
EN
繁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Close Search
搜尋結果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您所搜尋的「
」結果如下:
News
讓天空更乾淨!民航局加速航空業減碳,2025年將首次試行永續燃料SAF計畫
永續航空燃料(SAF)對於航空業減碳至關重要。交通部民用航空局21日宣布,明(2025)年在台灣首次為國籍航空飛機添加SAF燃料,會由中油公司在桃園機場及松山機場提供。
2024-06-24
News
微軟碳權採購創新高!攜手巴西、美國公司,鎖定兩大類「以自然為本」項目大舉買進
美國科技巨擘微軟(Microsoft)持續締造碳權採購新紀錄,光是剛過去一週,就分別從巴西投行BTG Pactual及美國農業技術公司Indigo Ag,購買800萬噸及4萬噸碳權,都創下各自領域最大規模紀錄。
2024-06-24
Research
碳市場持續低迷,企業購買碳權如何判別風險?三大趨勢與策略一次看
台灣碳交所推出了首批由國際認證機構Verra認證的緬甸紅樹林藍碳專案,未來碳交所也計劃逐步推出更多「以自然為本」的高品質碳權。目前市場上的碳權種類繁多,價格範圍也相當廣泛,而且國際品牌偏好的碳權項目各有不同。企業如何清楚評估這些碳權的效益與風險?
2024-06-24
Reccpedia
自願性碳市場誠信倡議(VCMI)
自願性碳權市場誠信倡議(VCMI)為一家成立於2021年的非營利組織,旨在建立一個高誠信的自願性碳市場。
News
海運業淨零轉型在即!航運碳稅為何重要?稅率多少合適?各方意見一文整理
首個全球性碳價有望上路?國際海事組織(IMO)於3月提出的課稅提案,獲得47個國家的支持。然而,反對方則認為,這一舉措將對依賴貿易的新興經濟體造成重大影響。航運碳稅應該如何設置價格?稅收收入應用於何處?在敲定碳稅前,諸多意見分歧仍待解決。
2024-06-21
News
環境部綠色戰略辦公室揭牌!整合跨部會淨零政策,彭啓明:要搭建更好的房子
環境部於6月20日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綠色戰略辦公室,扮演行政院永續長角色,將整合環境部內部與外部有關氣候、淨零相關政策與業務,提升政府氣候治理量能。
2024-06-21
News
快時尚引發環境危機!時裝業耗水耗電驚人,開泰研究:碳排高過航空及海運加總
快時尚風潮滿足求新求變的消費者,卻也導致碳排大幅增加,開泰研究中心(Kasikorn Research Centre)調查指出,全球紡織服飾業碳排占總碳排量4%,比航空與海運加總的碳排占比高出2個百分點,主要因為紡織屬於高耗能產業,且供應鏈牽涉廣泛,推高整體碳排量。
2024-06-21
News
解決農業「大麻」煩!種麻超耗電,英國公司設計出「零電費溫室」
全球醫用大麻需求量年年增加。英國農化公司Glass Pharms設計高能效溫室,提高大麻產量還能達到碳中和。此技術可望應用於室內農業,如沙拉作物栽培,幫助對天氣敏感的經濟作物對抗氣候變遷。
2024-06-20
News
馬國資料中心兩年翻倍成長、業界憂缺電,政府推綠能新規應對「水電殺手」
因應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的需求,馬來西亞的資料中心投資激增,卻引發業界憂心供電、供水吃緊。地方政府聲明將優先保障國內需求,並鼓勵未來興建資料中心使用綠色能源,甚至可拒絕未符合綠色標準案件的申請。
2024-06-20
News
AI耗電是Google搜尋至少十倍!美國資料中心帶動電力成長,哪種綠能成長最多?
每次使用ChatGPT查詢的耗電平均是Google搜尋的10倍,甚至有研究顯示耗電差距高達25倍。隨著人工智慧(AI)興起,需要處理龐大資訊的資料中心將促使電力需求大幅增加。如何解決資料中心的高耗電問題?美國光電業者們認為,再生能源將成為主要解決方案,其中太陽能最具潛力。
2024-06-20
News
泰國電力計畫新變革!小型核電入列、再生能源占比提升,業界看好三大綠能前景
泰國新版電力發展計畫(PDP)剛結束為期一週的公聽會,最新修正版上調再生能源發電目標占比,從原先的36%提高至51%,但部分再生能源業者認為,國家應該訂定更有野心的目標,而爭議性較大的核能也有不少討論,尤其圍繞在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
2024-06-20
Reccpedia
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
自願碳市場誠信委員會(ICVCM)成立於2021年,屬於非營利組織,成員來自非政府部門、金融監管、科學技術、當地社群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專家等,旨在追求自願性碳市場的資訊透明與碳權品質為核心價值。
PREV
88
89
90
91
92
93
94
NEXT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送出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
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
接受所有cookie
僅接受必要的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