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CESSARY
主選單
最新
主題
國際倡議
綠色政策
再生能源
綠電採購
碳管理
碳定價
碳市場
產業
能源運輸建築
原物料產業
一般製造業
電子製造業
服務業及其他
區域
東協
亞太
全球
專家觀點
深度專訪
研究報告
RECC淨零百科
企業數據庫
百大企業
碳價
綠電
展會活動
最新活動
全球展會
Mail
Facebook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Mail
Facebook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搜尋
語言
EN
繁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Close Search
搜尋結果
站內
搜索
全文
檢索
GO
您所搜尋的「
」結果如下:
News
與中國抗衡?日本、歐盟攜手搶當綠氫領導者,擬訂定國際通用標準
中國在全球太陽能產業上呼風喚雨,似乎引起部分國家的擔憂,同時加快跨國聯盟的組成,企圖掌握其他綠能的話語權。歐盟執委會能源執委辛森(Kadri Simson)於6月3日一連兩天訪問日本,最主要目的就是擴大雙方乾淨能源的合作,尤其在綠氫領域,希望未來訂出全球第一套通用標準。
2024-06-03
Research
碳權、綠電憑證將走向相同或分歧?從東南亞發展、SBTi改制分析未來趨勢
綠電市場以推動再生能源發展為主要手段,而碳權市場則透過碳定價機制來減少總排放量,兩個市場在目標相似的情形下,未來是否走向愈趨相同或日益分歧?以下將以東南亞地區為例,逐步刻劃未來可能的市場輪廓。
2024-06-03
News
SUV淪全球第五大「碳排國」!電動車銷量增至兩成,為何碳排仍不減反增?
全球休旅車(SUV)銷量創新高,去(2023)年占新車銷量的48%,同時推升碳排量打破歷史紀錄。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就算電動休旅車銷量增加,整體休旅車碳排量不減反增,且一舉衝破10億噸大關,成為全球第五大「碳排國」。
2024-05-31
News
2025年起進入AI爆炸期!成為供電最大變數,「最懂半導體」的經濟部長如何接招?
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首要任務盤點電力,並給了「2030年供電無虞」的標準答案,唯獨面對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帶來耗電量激增,他坦言AI是未來供電最大變數。
2024-05-31
News
星國迎AI浪潮,資料中心容量擬增35%!最新計畫拚增建綠色設施,助數位與永續雙贏
新加坡政府30日公布了「綠色資料中心發展路線圖」(Green Data Centre Roadmap),計劃將資料中心容量擴大超過1/3,並探索更綠色的設施,使這項能源密集產業實現永續增長。
2024-05-31
News
ESG基金、綠色信用卡注意了!金管會發布五大漂綠指引,哪些產品描述可能踩紅線?
金管會於5月30日發布「金融機構防漂綠參考指引」,並於該指引中提供相關例示,協助金融機構自我檢視,以維持大眾的信心及提醒金融機構注意避免可能涉及的「漂綠」行為。
2024-05-31
News
印尼哪種綠能潛力還沒發揮?當地創投押寶太陽能,預估需求成長七倍
印尼的地理位置處於赤道,擁有豐富的太陽光資源,平均日射量(GHI)超越中國、新加坡,但當地太陽能發電占全國總發電量不到1%,有創投公司認為印尼光電潛力沒有被充分開發,預估未來每年光電需求將高達36GW,是2018至2021年總投資的7倍。
2024-05-31
News
日油氣巨頭看好CCS數兆日圓市場,東南亞項目能否成為獲利引擎?
日本石油和天然氣JAPEX和JX石油開發決定在發展傳統油氣業務的同時,將計劃的碳捕集與封存(CCS)項目商業化並實現獲利,期盼在東南亞的CCS業務發揮助力。
2024-05-31
News
建築業脫碳太難!哈里發塔建築師青睞的「重力發電」,如何把高樓變電池?
鋼鐵和混凝土是現代建築物的關鍵原料,但建築材料的碳排占整體營建業的26%,更別提能源碳排,占比較建材還多近2倍,要實現脫碳更是難上加難,於是全球最高建築哈里發塔的首席設計師著手發展其他實現淨零方式,尤其看好重力發電與儲能的應用,有機會把摩天大樓變成大型電池。
2024-05-31
News
英國提議擴大碳排放交易,新增廢棄物轉能源、碳移除技術
英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管理局(The UK ETS Authority)於23日宣布,將針對將廢棄物轉能源、焚燒以及碳移除(carbon removals)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的提案展開諮詢,以擴大英國碳排放交易體系的涵蓋領域。
2024-05-30
News
東京證交所追趕韓、中碳市場!11月祭新措施助碳排大戶交易碳權
日本碳市場發展遠遠落後南韓和中國,為振興停滯不前的碳權市場,東京證交所將使碳排量高的大型企業更容易參與,並將於今年11月開始實施有關措施。
2024-05-30
News
印尼打造永續新首都,釋出數十億美元基建項目!中日韓企業搶布局水商機
印尼將遷都「努山塔拉」(Nusantara),目標是要建造一個生態友善的永續城市,預計今(2024)年8月展開第一階段工作。來自日本、中國和南韓的水利基礎設施公司,都期待能搶佔印尼數十億美元的新首都建設項目。
2024-05-30
PREV
93
94
95
96
97
98
99
NEXT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送出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
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
接受所有cookie
僅接受必要的coo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