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砂拉越拚當「綠色電池」犧牲森林?29個原民部落串聯抗議水力發電

EN
加入收藏

砂拉越的巴貢水庫(Bakun Dam)是水力發電主要來源。(圖片來源:砂拉越能源公司)

馬來西亞砂拉越州憑藉豐沛的水力資源推動低碳能源,力拚成為區域能源轉型的「綠色電池」(Green Battery)。然而,大型水力基礎建設的擴張卻對森林與原住民生活帶來衝擊。非營利氣候組織RimbaWatch近期指出,砂拉越雖是全國碳排最低的州,但同時卻面臨最高的森林砍伐率。

砂拉越拚綠電出口,水力急速擴張衝擊森林生態

砂拉越是馬來西亞面積最大的州,人口不到300萬,水力發電量早已供過於求。目前第4座水力發電廠仍在興建,浮動式太陽能裝置也持續擴張,加上現有的天然氣機組,當局設定2030年總發電量要達到10GW(百萬瓩)。

砂拉越已透過跨境電網將水力發電輸往印尼西加里曼丹(West Kalimantan),並評估以海底電纜輸往西馬、新加坡與菲律賓,以滿足東南亞中產階級增加空調使用,以及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崛起帶動的龐大電力需求。

然而,水力發電的快速擴張也引發環境與社會衝擊。研究顯示,已有近7萬公頃森林生態系統被水庫淹沒,相當於新加坡的國土面積。RimbaWatch共同創辦人兼總監Adam Farhan指出,砂拉越的森林砍伐很大程度與水力發電有關。

以2011年啟用的巴貢水庫(Bakun Dam)為例,規模居東南亞前列,但建造過程迫使大量原住民搬遷,受影響人數超過9,000人。

砂拉越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宣布新的水力發電廠計畫後,當地社區的反對聲浪不斷。(圖片來源:UKAS)

砂拉越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宣布新的水力發電廠計畫後,當地社區反對聲浪不斷。(圖片來源:UKAS)

29個原民部落串聯,抗議新建水庫破壞環境

今年8月,砂拉越北部的原住民部落集結抗議政府在都托河(Tutoh)搭建梯級水壩,一共有29個部落響應。反對人士指出,水壩將破壞生態環境,包括被聯合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姆魯國家公園(Mulu National Park)。

砂拉越州總理阿邦佐哈里(Abang Johari)宣布新的水力發電廠計畫後,當地社區的反對聲音不曾停歇,不少原住民表示從未同意這些開發案,他們認為事前沒有充分協商,且消息揭露不明確,居民的角色被邊緣化。

都托河水壩計畫原定明年啟動,並在2030年完工,沒想到在準備階段就遇到阻礙,也凸顯砂拉越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必須面對的挑戰,需要更多溝通與協調弭平在地民眾的疑慮。

資料來源:France24The SunSarawak Energy

延伸閱讀》「生物信用額度」是商機或陷阱?價差達12萬倍!看懂現有方法學與潛藏風險

相關主題
Back

更多相關新聞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