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泰國將受惠?美國課徵中國電動車100%關稅,三大影響分析

EN

(圖片來源:iStock)

美國拜登政府日前宣布大幅提高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尤其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更調高至100%,以確保美國汽車產業穩定發展,但有分析認為,後續可能引起的連鎖反應不見得對美國有利。

影響一:中國車改到墨西哥生產

首先,中國電動車仍可尋求其他途徑進入美國,例如墨西哥。

美加墨貿易協議下,只要來自北美的零組件占比滿足規定,在墨西哥生產的電動車有機會免關稅,而不少中國車廠早就在墨西哥布局;其實就在拜登宣布新關稅幾個小時後,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在墨西哥推出全新混合動力皮卡「鯊魚」(Shark)。

美國顧問公司AlixPartners美洲區汽車與製造業實務共同負責人赫許(Dan Hearsch)認為,提高關稅的保護主義只是短期效果,無法阻止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中國電動車一定會進來,這是無庸置疑的,西方的車廠、供應商應該提升自己的能力,迎接挑戰或加入他們。」

對此,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美國已經注意到這個風險,未來可能會阻止這種逃稅行為。

比亞迪在墨西哥發表的全新混合動力皮卡「鯊魚」(Shark)。(圖片來源:比亞迪)

影響二:不利美國電動車普及

其次,美中潔淨科技貿易戰(clean-technology trade war)不利拜登推動電動車普及。

拜登加徵關稅範圍不只中國製電動車,其他包括鋼鐵、鋁、半導體、太陽能電池無一倖免,總價值高達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770億元),其中,對中國製的電池與部分電動車零組件徵收關稅提高到25%。

中國政府已經表明會捍衛自身權益,為美中貿易戰增添柴火,恐將推升全球電動車成本,衝擊消費者換車意願,進而影響美國電動車普及率以及對抗全球暖化的進程,且雪上加霜的是,拜登還有傳統車廠及選戰壓力。

美國在3月中下調電動車占新車銷量的目標,原先計劃在2032年以前將占比從8%拉高至67%,但最新目標幾乎砍半,僅需達成35%,同時不再要求車廠全面轉向電動車來實現減碳目標,分析普遍認為,拜登面臨競選連任壓力,屈服於傳統車廠及勞工的要求,避免在電動車轉型過渡時期造成更多失業。

拜登15日簽署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文件。(圖片來源:白宮辦公室)

影響三:降低依賴中國,泰國將吸引汽車製造商前進

當美中掀起電動車貿易戰,外界也關注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的動態,為了降低對於中國的依賴,泰國有機會是特斯拉下個超級工廠選址。

泰國擁有「亞洲底特律」之稱,因成熟的勞動力吸引許多國際車廠前進。投資機構羅仕證券(Roth Capital)負責特斯拉研究的分析師克雷格歐文(Craig Irwin)表示:「泰國有潛力實現類似中國汽車零件的低成本生產,可延續特斯拉的上海供應鏈。」

不過,拜登大動作防堵中國電動車之舉,外界認為是出於政治意圖。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的數據,2023 年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汽車不到7萬5,000輛,占其汽車出口總量的不到2%,顯示中國製造出口美國銷售的電動車仍在少數。

《紐約時報》分析,拜登改變過去批評前總統川普對中國強硬的態度,希望利用政府對電動車及其他綠色技術的投資,為中產階級創造就業機會,並幫助自己在這些行業集中的搖擺州取得更多選票,才有機會在競選連任的路上戰勝川普。

資料來源:ReutersGuardianCNBCNew York Times

相關主題
微軟承諾2030年負碳排,至今不減反增,下一步如何要求供應商?
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首破三成 中國成風光來源最大推手
Back

了解更多再生能源憑證

TOP
索取下載

請填寫資料後立即開始下載

姓名
公司
職稱
公司信箱
本網站使用cookie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了解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的更多資訊